本文写于2020年2月4日。
制定一个目标非常重要。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说,叫立一个flag。现今的网络舆论环境,对于立flag,调侃多于认真。很多人年初立了很多目标,到年终盘点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的目标都没有完成。久而久之,便失去了立目标的兴趣。到了最终,目标行动两张皮,目标归目标,行动归行动。大部分人都成了目标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可见立目标虽然非常重要,实现目标更不容易。
《文选》第3卷里,有一篇文章在论述会议确定发展目标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
(因为简书的痴呆审核机制,公开出版物的引用也被锁定,只能放简单一句话)……十X大完成这个任务。这不是我们这样年纪的人完成得了的。但是制定一个目标十分重要。
在整部文选里,这句话并不那么突出。邓公在同许多领导人谈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时候,每次都详细地向别人谈论他的发展目标计算依据。全面改革大致以1981年为起点。之前的1980年,国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50美元。邓公的设想是,利用20世纪八十年代的十年,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500美元。再用最后九十年代的十年再翻一番,达到1000美元。在那个时候国家进入小康社会。
从他跟外国领导人谈话的文字当中,能够感觉到他的那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快速发展的迫切心情。一切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个既定目标在开展,其他的就是一些方法论和认识论的问题。
他的思想非常博大精深,核心内容在我的学生时代都学过,但是那个时候体会不深,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迫不得已的学习。而今在读起《文选》的一些内容,理解程度上远远超越了当时。
有很多体会很深的道理,都是涉及到发展大局的问题,与我个人关系并不很直接。但是邓公所说的制定一个目标非常重要,这句话让我体会很深,也是我在当前这个人生阶段非常需要做的一项工作。
我在去年就尝试给自己定flag。这倒并不是说,以前从来没有定过flag。以前也定,但是是没完成,或者说定得不切实际,最后稀里糊涂就过去了。然而,三十而立之后,如果还是浑浑噩噩、随波逐流,时间将会给我残酷的代价。这是我想想都感觉可怕的。去年我给自己的原话叫做目标导向,必须要设立一个目标,然后去完成它。否则什么事也干不成。
制定目标,要建立在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离开了这个基础,制定的目标也不会符合现实。但认识自己何其难也,也很多人穷尽一生,也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自我定位偏离了公众定位而不自知,在人情社会里是非常可怕的。但即使有诸多困难,也不能否定制定目标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正如Deng公在确立发展目标的时候,也不是一开始就定得非常完美,也是在不断的探索当中逐步确立的。
我感到,作为一个人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不敢去自比邓公的治国方略。但治国方略与做人,又有很多相通之处,并没有一个非此即彼的界限。至少在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有这么几点可以借鉴。
第一条就是上面提到的,制定一个目标非常重要,在此就不多说了。
第二条是不争论,看效果。可以说,不争论是邓公的独有发明。尤其是在对比改开之前的那个特殊阶段,这个结论就非常明显。现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说的比做的多,这其实是个很坏的毛病。作为一个具体办事的人,应当多做少说。如果是某一级领导,要管人的话,就得又说又做。但是,领导说话,艺术很重要。如果信口开河,则非常要命,想一出是一出,将帅无能,累死三军。这一点也是老人家给人的有益启示。
第三条就是务实,不拘泥于意识形态。这一点在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方面关系时,表现的尤为突出。尤其是伟大构想的提出,如果没有这样的态度,是很难想象能有这样的进步。这一点,把它引申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我觉得也有非常有益的启示。很多情况下,人们对同一件事物的看法很难达到完全一致,分歧是在所难免的。但有的人对待这种分歧所采取的态度就不对,非要搞什么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样的错误要着力避免。
第四就是摒弃xingshizhuyi。这一点在文集的第3卷里面着墨不多,但在南边讲话中,确实有所提到,而且讲到了要害。当然这是一个大难题,有tizhi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并不太容易解决。
总得说来,读完此书,由最深刻的“制定目标”感触说来,顺带提一下几点收获和体会,也算是对自己读书的一点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