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周阅读了稻盛和夫的《经营与会计》一书前半部分,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1、 稻盛先生不是会计专业出生,也不是管理专业出生,他依照事物的原理原则进行经营判断,以“作为人,何谓正确”进行判断。
为了弄清楚实际情况,他经常问自己和相关人员“为什么是这样?”、“什么是它的本质?”。
用认识事物本质的态度来经营,不拘泥于行业惯例、沿用的常识,不生搬硬套,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 一一对应原则的重要性。
一一对应的本义是经营中必然有钱、物的流动,当物品流动时必然开票,用票据加以确认。此原则在许多工作场景中会运用到,是保证公正的基础。让全员养成这一习惯,可以使交易清楚明白、减少舞弊的发生。
当整个公司贯彻此原则时,就形成了尊重公正、重视清廉的风气。当发现小的不当行为时就能够马上指出,并进行必要的处理,保证正派风气。
以我们公司的业务为例:
A、校区顾问收到现金交给财务出纳,收款人、交款人互相在专门的登记本上签字确认,此环节实现了一一对应。出纳将现金存入银行后,在登记本上记录存款日期、入帐的凭证号,这一步骤也实现了一一对应。
B、顾问当天完成的谈单业务,收款已经扫码成功,顾问当天就记录在番茄助教系统中,收款信息与系统中订单合同信息完全一致,实现一一对应。每天的数据都依照此原则完成(稻盛先生认为隔一天也不行),一周、一个月的数据也就是及时准确的。
C、反观我们的费用报销、物品管理、课消记录,积累多日之后才处理,非常费力、找差异时很困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把当日一一对应的事务处理完毕,形成习惯,并要求本部门同事和相关部门同事严格按此原则来完成工作,互相监督, 形成尊重公正、重视清廉的风气。相信这一方法也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