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睡眠不足折磨你的人生

昨天真是“煎熬”的一天。

按照惯例,一大早被孩子的哭声叫醒。作为一名响应国家号召的二孩爸爸,孩子哭声已经代替了闹钟,我也开始了一天的日常。匆匆忙忙泡完奶,我拿起手机看了下时间——北京时间四点四十七分,比平时早了一个多小时。除去入睡的时间,我昨夜的睡眠时间应该不足五个小时。当时感觉大脑浑浑噩噩,浑身提不起劲来,但内心有种莫名的焦躁让我难以入睡,于是我选择简单的洗漱后直接上班。

但煎熬从八点半就开始了。大脑停机一般,还会隐隐作痛,无法有效思考。眼皮子沉沉的,但又不敢在工位上睡去。手头明明有工作却难以开展。全单位的人都看出来我状态欠佳。面对同事的关心、领导的询问,我硬撑着给予回应,但其实耳朵接收不到几句就听不进去了,甚至跟我说话都感到厌烦,内心有个暴躁的小人想让他们都闭嘴,即使他们都是出于关心。想着把以前存的日更主题完善成文章,打了几个字就感觉没有词汇了。身体、工作、学习无一不陷入停滞,跟生病的感觉一样。

某平台总是莫名其妙地给我推送一些学生的问题,邀请我回答。其中很多问题都是类似的:快考试了,有些甚至是中考、高考等重要节点,学生后悔平时没有好好学,询问采用头悬梁锥刺骨的冲刺方法能不能改善?当时,为了不误人子弟也不为了打击别人信心,我没有回答这类问题,本身也没有这种经历。现在让我答,我仍然不会告诉他答案,只会把昨天的经历分享给他。

精力管理是门学问,但没有充足的睡眠,精力管理无从谈起。就像电池,本身电量不足还谈什么电量分配。同样地,也不要奢望什么有效学习。

高中时期,我们班有个学霸,上课睡觉但成绩一直不错。我们非常疑惑又找不到答案,只能归结于天资聪颖、文曲星下凡,他也被我们奉为偶像。直到有一次晚自修,平时温和知性的女班主任直接在班级上点名批评,说“学霸”上课不学回家学,带坏班级风气。那次以后的一段时间,班主任查房时间从以前的晚上十点(晚自修好像是九点半下课)改到了晚上十二点左右,站在凳子上透过宿舍门上的窗户看看有没有过分努力的学生。长大后我们都调侃我们这个班应该都是不怕鬼的学生,也对老师充满了感激。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并在努力成为一个好爸爸。但说实话,我也有情绪暴躁,对妻子、对孩子大喊大叫的时候。回想起来,近期生活的很多不如意、悔意都跟我的精力不足有关。疲惫让我失去耐心,在孩子吵闹不肯入睡时没有给孩子调整的时间,强硬得关灯致使孩子从吵闹到哭闹。疲惫让我不会引导,在孩子生病抗拒吃药时没有想方设法地“哄”,只会吓唬孩子不吃药就给你打针,吓得孩子现在看到白大褂就开始念经:“不要打针不要打针不要打针……”

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人生的三分之一是需要在床上度过的。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这是一种浪费。于是我们会去挑战人类不用睡眠的极限。已知的人类最长不睡眠记录是在1963年由一名美国高中生创造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64小时,但因为过于危险,吉尼斯世界纪录也从那时起删除了这个挑战项目。我们会寻找缩短睡眠时间的办法,巴不得研究出不用睡眠的“神药”,以此拉长生命,《奇葩说》节目有一个辩题就跟此一模一样。

最后,我想说:没必要!与其追求生命的长度,不如追求生命的厚度。保证充分的睡眠,我们才有自我提升、关爱家人、努力工作,拥有美好人生的基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