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高考,我们就会想到两个词:十年寒窗、挑灯夜战。这两个词出来的时候,作为成人,我们会有一个很励志的感觉,我们会觉得很感动。
挑灯夜战,十年寒窗,这十年的寒窗好像是一个非常努力的过程,但是这一个词是成人世界里面的一个感知,一个励志。但是当我们用这样的词语去激励我们的孩子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孩子和家长不在一个层面上,因为我们成人的认知里是知道,读书对孩子是有益的,但是这一个词却给了我们孩子,一个潜意识里面的一个体验,孩子会分化,会因为这个词它会分化成:读书是困难的,读书是辛苦的,读书就会给我们这样的一种感受。
再者说到读书,我们就会想到考试,如果读书不考试,我想没有一个孩子会感觉到有这么大的压力,当读书连接了考试,又让我们连接到了一个几千年以前,我们中国的一个发展历史就有一个故事叫范进中举,所以从范进中举开始到现在,我们的高考整个的过程里面,就连接成了一个跨越几千年的我们全民的集体潜意识,就会感觉到说考试好难,考试会失败,因为范进中举是屡战屡败,所以这样的一种历史的这样的一种体验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焦虑,家长会很焦虑。
所以把读书和考试连在了一起,孩子们就会觉得非常的辛苦,有一些孩子就会不愿意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