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书

小人书

最近在读鲁迅的<<朝花夕拾>>。

在鲁迅的回忆录中,让鲁迅念念不忘的是他的一个远房叔祖家里的各种带图的小人书,更有在生活里陪伴鲁迅成长的长工阿长。叔祖家里有很多图画书,阿长经常给鲁迅讲一些长毛洪秀全的故事。因为鲁迅对叔祖的带图画的书太念念不忘了,以致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啊。鲁迅告诉她的一个月后,阿长竟给鲁迅买来了包括<<山海经>>在内的四本小人书。这使鲁迅“似乎遇到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此后鲁迅就更其搜集带图的书,于是有了<<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还有<<点石斋从画>><<二十四孝图>>。这些图画书,上字下书,鲁迅反复阅读,斟酌。阿长的故事与儿时的这些图画书使鲁迅从小成了一位有丰富知识的小先生。

记得我小时候的图画书有一巴掌大小,是上图下字。家里哪有钱常买这种书,如果能借到这种书一阅,是极荣幸的事。记得我的一同学家生活富裕,她家小人书很多,看的也很多。谈吐间,给人感觉是她很有知识的人,自己无法企及她的高度。

记得当时,我们在一起看小人书时,她的阅读速度是极其快的。这让我惊叹不已,当时我与她相比真是相形见绌,她读完一页时,我也就读三分之一。幸亏当时从收音机里听了很多小说,如<<杨家将>><<三国演义>>,<<岳飞传>>等,才不至于过于愚拙,开了一点点窍。

现在的孩子们更多地关注电视,电视也能带来一定的信息量,但它更生活化,他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让结果顺应孩子的心理,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以少看为好。

现在市面上几乎没有了小人书,更多的是各种电视书,漫画,绘本。

每一部动画片下来都会出现相应的电视书,电视书里面字特少,主要是用各种图画来吸引孩子的眼球,它的好处是能让孩子反复观看,相对电视来说对眼的危害也减少了。

漫画以图的形式表述人的心声,也有很多佐以一些文字说明,更能吸引孩子,也给孩子无限的想象空间。

最好的要数绘本了它承载了更多的语言与信息量,能引领孩子爱上阅读,使孩子们走向自主阅读的台阶。

现在孩子们的图书各种各样,不同年龄有不同的书目,让年轻父母们应接不暇。年轻妈妈从自己的世界进入儿童的世界有时可能真的不知所措,以致错失孩子们的黄金读书年龄,好在读书是用一辈子来完成的事,可以及时补救

在孩子小时,我也不断地给孩子读故事,陪孩子看各种图画书。但从网了解孩子们应该读的故事时,总让我汗颜。自知与有识之士相距太远了,不知不觉已被人们远远的甩在身后。只好让这笨妈妈领着孩子慢慢前行吧!好在,孩子现在能自己阅读了,可不负责任的把包袱甩给孩子了。

我发现,鲁迅回忆会故事、给买书的阿长,回忆儿时的伙伴,却没见他回忆自己的母亲。看来一个合格的母亲不好做,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总有些缺憾。

小时候的小人书情节,时时萦绕脑际。感觉自己读书速度慢时,就想起那位小人书多,读书快的同学来。

成长路上总有一些缺憾,看到孩子到处都是各种图画书,仍旧赶不上时代的脚步,也是一种遗憾,只能顺其自然了。

萧伯纳写到:人生有两大悲剧,一种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种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

小时候鲜读小人书是一种缺憾。缺憾本身就是一种美。写来,聊以自慰。

i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人书”学名“连环画”,源于清光绪二十五年上海文益书店首次出版(朱芝轩绘制)的《三国志连环图画》,是继瓷器,书画...
    YSL言书乐阅读 1,205评论 9 13
  • “小人书”的时代 曹瑞敏 父亲总在午饭后的炕上仰躺着看书。泛着黄的线装书,需要侧翻、竖看、从左到右地移动视线。那...
    敏也阅读 1,028评论 21 25
  • 小 人 书 顾 冰 大凡进过学堂的人,在学生时代,都有自己的老...
    牛牛红红阅读 585评论 0 4
  • 前一节介绍了标签的添加,对于一些短文本(包括也可以包含图片等多媒体元素),直接添加在网页上是非常方便的,但是如果你...
    iLester阅读 1,387评论 2 2
  • 毕业,一年过一个月十一天。 真是个有趣的数字。 我们也有那么长时间没有见过了。 我那时,还无法想象我们不在一起玩耍...
    H小芹菜阅读 3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