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一个朋友吃饭,席间,她说想买一个华为的手机,价格大概是1.8万。
我说,你为什么要买一个这么贵的手机呢?是处于什么目的吗?
她说,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目的,就是因为自己的手机用了好几年了,而且总是内存不够,所以想换一个好一点的,内存大的。
又感觉这个华为的手机特别好,很喜欢,特别想拥有它体验一下。
我说,那你买一个便宜的好了,花个五六千能买一个特别好的。
她说,那我就是想享受一下这个手机啊,特别想买啊。
我说,你能省下来1万多也是挺可观的,这个钱买一个创业板指数,一两年就能挣个百分之五六十的,没问题。
她说,那要真是说这也延迟享受,那也延迟享受的话,那我以后到底能不能享受上啊?如果一直不享受,那活着还有啥意思啊?
这是个好问题。
那到底该如何回答呢?
很简单,延迟享受其本质并不是不让享受,甚至都不是“延迟”享受,而是在恰当的时候享受对应层级的享受。
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认为自己是延迟享受了,实际上是我们还没有资格和能力来享受你现在想要享受的事务,我们总是要的太多,能做的太少。
什么标准呢?
就是你现在的享受不能影响你未来逐渐递进的更大的享受。
如果因为你现在的享受,导致了你未来的享受停滞不前,说明你现在的享受是提前享受了,应该放弃或降档。
还是举上面买手机的例子。
如果你手上的资金每年能产生18万的被动收入,那么你就可以入手1.8万的手机,毕竟对你的现金流增值不会造成任何本质的影响。
而如果你的被动收入每年就只有三五万元,建议还是老老实实买五六千的手机吧,毕竟它也完全能满足我们的使用要求。
再比如,买车,如果我们买了一辆20万的车,在5年之后,我们能确保能换成50万的车,那么我们买20万的车就是合适的。
如果5年后,我们仍然过着清贫的日子,更别说换50万的车了,那么这个20万的买车支出,就显得激进了。
其实要做到所谓的“延迟享受”最关键的就是,要认清我们自己的能力和财力,到底应该匹配什么层级的享受。
也就是我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享受我们能力范围之外的享受。
总之,我们合理地“延迟享受”并不是降低生活质量,而是为了未来更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