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班回来,隔壁的一居大门敞开,过了一会儿,我们的房门被敲开,门口站了一对儿小年轻,男孩很客气的说:我们是你们隔壁的邻居,我们要搬走了,有一些用不了的东西,可不可以给你们用?然后把一些洗衣液、小桌子等日用品送给了我们。
想想也是很悲哀,现在城市里的邻居,很少跟对方打招呼,仅仅是混个脸熟,相互却不认识,每次都是要搬家了,才有交流。记得曾经住在我们对门儿的金老师一家,也是临了搬家,才相互有了基本的了解。小区内中央美院做的地瓜社区的社区实验,似乎最终也没有吸引太多的人参与,在这种厚重的城市陌生人交往文化下,估计也走不长远。
今天要走的这对儿小夫妻,应该是大学时候的同学吧。女孩儿在腾讯上班,男孩在亚马逊工作,都是高大上的高科技企业,这次离开北京,要到一家杭州的高科技公司任职。问及缘由,也是个综合考虑的结果。北京的工作机会多、发展机会好,但是北京的房价实在太贵,现在租的一居,40多平米,就要4800元一个月,据说房东还准备涨价到5000元。租房是一时的,最关键的是北京的房价奇高,虽说杭州也一度成为房价高企的城市,但现在单价毕竟只是北京的一半。若要论起性价比,在杭州和北京拿一样的工资,在杭州当然要生活得舒适很多。只能说,北京在以其独特的资源吸引无数人才的同时,也正在以高昂的房价拒绝着更多人才的融入。
前段时间刚去过中关村创业大街,大街上孵化器林立,创业公司扎堆,但试想如果离开孵化器的庇护,有多少公司能够在寸土寸金的北京生存下来,这也是创业需要引入风投的原因吧。
这么看,北京现在还能吸引的人群主要有4个:一个是政府部门大型央企国企的员工;二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攫取了大笔财富或能够持续获得较大利益的商人和所谓的特权阶层;三是家庭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能够给孩子在北京买房,使其在北京扎根的人群,说真的,北京除了房子,其他的消费并不太高,在很多方面(比如蔬菜等)消费水平还低于全国大部分城市;四是并不打算在北京扎根,只是看中了北京工资水平较高的优点,准备挣钱回家的外来务工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