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逍影歌
前阵子似乎有舆论在讨伐林丹同学,先不拿道德评判人家,像这样的全网言论的讨伐,在今天差不多见怪不怪了,然而意义何在呢?
互联网的匿名和高速传播,只是让羞辱变得容易开始、实行和相互配合。除了让受害者痛苦之外,对人对己一点好处都没有。曾经国内,有一部电影《搜索》,讲述几个夸大的报道和一群吃瓜群众的胡闹,主角被人肉,背负大量舆论压力,最后自杀。这还不够惊醒那些吃瓜群众。
《黑镜》第三季最后一集,最黑的一集,就是谈论“网络暴力”的问题,我觉得很深刻的一集。这里简单谈一下重点,在文末准备了一段5分钟的短片,可以让你了解一下。不过瘾的,自己去各大平台上去看全片。
30多万人参与社交舆论,诅咒三位全网公敌。结果三位都莫名的死亡。但这三位都只是鱼饵,而凶手的真正意图是为了报复背后的网民。在获取了所有参与者的信息之后,人造蜜蜂失控,直接除掉了这30多万人。这种悲惨的惩罚,是时候警醒那群吃瓜群众了。
现实中,因为涉及人与人之间,可能人不会把黑暗的一面暴露出来,但网络上,当人们看不到他们的攻击对象时,会表现得更加恶毒,这就是著名的松绑效应。
李翔商业内参的一篇文章《对互联网的不满》,提到了这个效应。另外还有一个旁观者效应,有些人即便可能愿意维护受害者,或者解释一下事件背景,也不会这样去做,因为他们不想趟浑水。
技术专栏作家戴维·伯格,指出公众舆论讨伐,不单单针对某一个人,只是从今日限定的憎恶对象,转向明日的另外一个人上,共那些攻击者宣泄挫败感而已。归根结底,这也就不过是种娱乐活动。
除了非理性的羞辱,还有另外一种就是谣言疯传,提供大量不负责任的信息。之前不就有鲍勃·迪伦拒领诺奖、阿里支持川普上台等等谣言。人们无知无法判断真伪,还随手点赞或转发,无疑是加速了谣言的传播。
我们逐渐不满社交平台提供的内容,要求平台要担负分辨信息真伪的责任,减少由互联网造成的负面外溢效应。
彼得·蒂尔,《从0到1》的作者,很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在质疑社交的内容质量:
我们想要一辆会飞的汽车,得到的却是 140 个字符。
140个字符,指的就是Twitter。科技给人传递信息的手段,而人性却掌控者传递信息的内容。下一次,在社交平台上,要按下发送键时,请在想一想,会不会伤害到什么人,对自己发布的信息谨慎一点。
哪怕是在网上,就算是匿名,也请以“不作恶”为底线。提高自己的信息分辨能力,不要随波逐流当吃瓜群众。每次发出的信息,就如吃进嘴里的饭,还是谨慎点。
当然,此文不是让大家拒绝社交平台,技术的存在总是能帮助我们的,关键看我们怎么用。我之所以喜欢凯文• 凯利,是因为他知道科技的两面性,但他强调了“我有理由不去关注这些负面的内容”。他做的,始终是预测美好的前景,鼓励我们勇敢地继续往前探索。
最后送出他老人家的一句话,来结束连续三篇对互联网的思考:
网络如镜头,能聚集非凡的事件,并把它们折射成一道照亮人们生活的光。
题图:网络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