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人】党睿
【打卡始于】2020年1月28日
【日精进打卡第23天】2021年2月19日
【今日读书】
书名:《课堂转型》 第17-23页
作者:钟启泉
版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用时】20分钟
【读书有得】
1. 基础教育不能满足于“低阶认知能力”,需要在“低阶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发展“高阶认知能力”,亦即强调了未来取向的“能动的学力”,这并不是指向学习之结果的“静态”的学力,而是“动态”的发展过程。
2.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学生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
3. 从“歧异”出发的积极性对话。歧异就是在价值与价值发现与分析的深刻的短兵相接中产生出来的。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反思性教学,洞察每一个人的回答中所隐含的“智慧的力量”,在课堂里分享这种反思,共同地探索真善美的世界。所以教学是师生的文化的、社会的实践。
4. 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
【今日感悟】
1. 开学后抓准好多个瞬间和假期作业完成不太好的孩子、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聊天,发现了一个隐藏着的严重的问题:骄傲!有点后怕,这个问题我竟然最近才发现。这更坚定了“所有的现象背后都是有原因的!”认真的观察,细致的倾听,然后去追溯背后的问题及解决方向。
2. “歧异”就发生在了今天的专题课上,很多孩子回答的答案是有问题的,可正是这一个个析错纠错的过程让我感受到了课堂的质量,虽然慢,但是心情是真的好!
3. 今天有一件事做的特好:我忍住了唠叨,差一点就准备在午间说说“完美主义”的问题和“骄傲”的损失,后来赶紧改变了策略,和一个孩子谈话。等到这件事到了此刻,我只觉得那一刻若说出来我肯定后悔!出了错,需要对错误先认真梳理,深入思考再说话,绝不让嘴巴凌驾于思维之上。
4.今天年级的两场会议开的很憋屈,听到那些评价心情超级不好,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议总要变成批斗大会,为什么讨论会最终要变成说教会?前车之鉴,我的组长会议和班会的会风绝对不要出现这样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