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荷花的人很多,古人留下的荷花诗也很多。
科普类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星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写意类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青阳渡》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童趣的
“小荷刚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与三观结合,把莲比作君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最多的是把荷花比作美女,或者跟美女联系在一起。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确美人腰。”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我最喜欢的还是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磅礴大气,对比鲜明,夸张的恰到好处。
把荷花比作人生的是郑板桥
“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秋荷》
郑板桥40岁之前还是个穷秀才,诗画并不为人赏识,直至40岁考中进士,五十岁出任县令后才摆脱窘境,声名鹊起。
秋荷实际上是很小众的一个品种,大部分都是在夏天盛开。而郑板桥把自己比喻成秋荷,寓意大器晚成。“无力争先发”又是何等的无奈,“恨不相逢,更恨相逢不逢时”。人生总是在不断的错位和遗憾中前行。
而郑大师也不是因为攒着力气“厚积薄发”,而是命运使然,人生际遇。人在命运面前是何等的无力,有时候不是选择错了,而是没有机会选择。谁不想少年得志,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如孟郊般春风得意,“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谁不想有“千金买宝剑”、“一怒为红颜”的豪气和青春迸发。但现实中又有多少可以肆意人生,大多数都是“无力争先发”,即便是有了出头之日,也是命运的眷顾,“非因后出奇”。
人生大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