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老家,巷子里每天都会有卖豆腐脑的推车,一个中年男人慢悠悠的推着架子车,上面放着个圆鼓鼓的瓮,旁边是盛满了各色调料的碗。有人要买豆腐脑的时候,男人就会支起车,打开厚厚的翁盖,一阵雾气腾开,他右手拿一把非常扁平的铁勺,贴着白白嫩嫩的豆腐脑表面,轻快的一削,就能削起一片豆腐脑。左手捏着个粗陶矮足的碗,豆腐脑一滑就铺到碗底,这样重复个三四次,就盛了一碗豆腐脑,右手再换成调料小勺,从那些调料碗中轻挑几下,把料汁挑进碗里。印象中还有一些黄豆粒之类的小菜,最后淋上油泼辣子,一碗滑嫩咸香的豆腐脑就做好了。顾客接过碗,或站着,或坐到从架子车上拿下来的小凳子上,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一个铁片凹的勺子呼呼的往嘴里送。
后来推车边开始跟着一个小男孩,十来岁的样子,黑黑圆圆的,也不大说话,就是跟在推车后面,应该是中年男的孩子。有时候盛好的豆腐脑会让小男孩递过来,收钱找零的事情他也会做,等收车的时候小男孩会帮着收拾凳子。印象中父子俩都不大爱说话,但推车的时候会吆喝:豆腐脑~,拖着长长的后缀,整个巷子都能听到。
不知道是过了多久以后,可能是我外出上学后回家,有一次来的推车后面只有小男孩一个,但又不是那个十来岁的样子,突然变得老成了许多,张嘴吆喝的声音居然变得低沉浑厚,一声豆腐脑~竟更具穿透力,震得我都有嗡嗡的感觉。小男孩的推车上那个圆鼓鼓的瓮也换了,变成一个更现代化的铝容器。打开盖子后也不一样,里面没有满满的白嫩豆腐脑,而是换成一层层的笼屉,上面是围成一圈的碗,里面已经提前盛好了豆腐脑。没有那个平平的铁勺,直接就从笼屉里端出一碗来,里面调料也都有,只按照口味添加油泼辣子即可。我当时大为惊讶,觉得这个小男孩很厉害,把一锅蒸的豆腐脑改进成了小碗蒸,味道好像也更好了,以至于在老家外的地方,看到还是从大锅中舀出来的豆腐脑,都会嗤之以鼻,觉得做法落后了,味道也总是差点意思。
吃了几次这样的小碗豆腐脑后,就再没遇到过了,后来回家次数也少,小巷还是那样,但已经没有人再推着架子车卖豆腐脑了。几十年过去,一次和自己的孩子聊天时突然想到这个卖豆腐脑的小男孩,出现在推车边时和孩子现在的年龄也差不多,各种记忆突然涌上心头,深夜无眠,敲字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