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的文章中有提到如今培训市场是参次不齐,鱼目混珠的现象,筛选出一个适合的匹配的外部培训师,也变的复杂了。企业培训管理人员要具备火眼金晴,能够透现象看本质,复杂问题简单化。可怎么练就火眼金睛呢,就是接下来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去伪存真识包装
首先,看资质学历背景。有些讲师会在这里大肆渲染,比如:知名大学客座教授或国外什么大学的MBA。所谓的客座教授就是在那个学校的教室上过课,就称为客座教授了;所谓的国外什么大学MBA,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野鸡大学。所谓的什么资质认证,也就上两天课程,就颁发的证书,只要去上课的都有证书,所以你去上,你也有。所以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呀。
其次,行业工作经历。选择有同行业背景的老师比较有保障。有次和朋友聊天说到谁是最好的创业培训讲师。他告诉我他认为是马云。因为马云在一边实践力行,一边有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创业者。这就是最好的互动。而很多讲创业的老师自己都没创过业,又怎能理解创业者内心的纠结。同样的有行业背景且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比只有理论知识的老师更容易理解到我们企业的需求。
最后,精品核心课程。多就意味着不专,所以如果一个老师是多面手可以讲很多门课程,那还是避之吧。选那种精品核心课程正是本企业所需的老师。
做这些还不够。一般培训师都会在履历中写出服务过的企业,抓住这个环节,抽几个帮他做个“客户满意度回访”,基本也就可以了解一些真实情况了,或者开门见山直接说明你的意图,咨询老师培训效果情况。
深入挖掘其专业
我们分别从沟通,试听,试讲三个方面来展开。
沟通。最好是面对面沟通,如果时间确实不允许,退而求其次,也要能视频电话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也是评估老师专业度的过程。可以了解老师过往的实践经历,成功的典型案例,也可以抛出本企业内的问题,看老师对问题是否有独到的深刻的分析见解,是否有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方法,不只是纸上谈兵。
试听。试听课程也许与我们需求的课程不同,但这完全不影响我们判断一位老师讲授课程的魅力,感染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
试讲。如果老师时间行程可安排,这是再好不过了。抽出一批目标受训学员和其它相关人员参与听讲。然后由他们对老师做出评估选择。这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省时的方法。试讲,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估到老师的专业知识,行业背景,课程内容,呈现技巧,教学方法等等。但不是所有老师都有时间去企业试讲。我们至少也要做沟通和试听。
最后,希望企业的培训管理人员可以形成一整套适合自己企业的筛选标准,不盲目跟风推崇,不赶时髦,不人云亦云,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实际培训需求,选择适合的匹配的即是最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