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企业培训管理者,总是会面临筛选外部培训师的情况。而如今,培训市场又是参次不齐,鱼目混珠,筛选出一个适合的匹配的对我们企业有帮助真实有效的外部培训师,也显的复杂了。今天,结合我自己十余年的从业经验总结分享:基于课程设计与内容如何筛选出企业匹配的外部培训师。从“有心,有料,有趣”三个方面来展开分享。
一,有心
有心,即要有责任心也要用心。培训市场上不乏有这样的一些讲师:固定菜单式;大锅饭式;东拼西凑式。所以各位亲们,擦亮慧眼,找到即有责任心又用心的外部培训师一个有效方法是: 利用好培训需求调查的动作。
1.对培训需求调查的态度。有些外部培训师这个环节以忙做为理由都不露面而是让培训机构的销售人员与企业培训管理者沟通了解。遇到这种直接SAY:NO。而有心的培训师,会把握好需求调查的机会,与企业培训管理者深入沟通,使其课程更有针对性。
2.培训需求调查的过程。分享一个我做的真实案例。公司内要做新晋经理们的培训项目,最后选的是来自于一家香港咨询公司的香港老师。这位老师除了和其他候选老师做了大致相似的培训需求工作外,又和我沟通了以下内容:我还想调研学员上级对此培训项目的期望,这样也利于培训落地。坦白讲,那一刻,我就有点倾向于他了。他不但很用心,很有责任心的去做事情,而且还能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老师值得拥有。
一个有心的培训师,会认真对待培训需求调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
二,有料
了解了培训需求之后,接下来就要看看培训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否是对症的"料”。
先看老师是否对内容进行了二次开发,更符合企业需求。并定制开发运用企业自己内部案例。再看内容是否具有理论高度,但同时更是务实者和实践家能解决学员实际工作问题。并附有学习行动计划,工具表单方法以便学习结束时更好的落地使用。最后就是内容结构化,逻辑有条理。
三,有趣
有趣主要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再好的内容也会大打折扣;当然也要找到平衡点。过于乐趣,缺少干货。设计适合自己企业文化的讲授方式才是王道。说一个还是职场小白时,发生在我身上的失败案例。情境领导,大家应该不算陌生,国外引进的版权课程。当年只和授课老师通了一个电话,就确定下来了。电话中有提到我们企业氛围比较活跃,所以课程一定要多样化呈现,避免枯燥,课程中可以增加些小游戏。授课老师说没问题。上课当天,看到一位非常儒雅,绅士的老师。礼貌性的和老师打完招呼就开始上课了。终于挨到中场休息了,我立即找到培训机构负责人,让她传达我的想法给老师。希望老师可以中间穿插一个小游戏。结果未能如愿。结束上午的课程,我只好直接和老师沟通,希望下午上课之前可以做个游戏。老师确实带领学员们做了一个游戏,但明显看得出,这位老师不擅长组织游戏,也许这就是老师为何不愿意课程中做游戏的原因,也可能是没有准备太突然的原因。也有可能老师觉得情增领导本身课程都已经很多样化了,有视频,有测评等,不是单一化的,没必要再做游戏的。总之,结果不是很理想,好在情境领导本身课程内容还不错。
所以希望经过今天的分享,大家都不做小白,而能练就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