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颠覆者这个名字不知道是一种运营手段,还是周鸿祎真的这样看自己。但从他的经历来看,书名叫失败者也不为过。
上小学的时候上课说话,做小动作,调皮捣蛋。还把老师画成猪头,差点被赶出少先队,成为中国第一个被开除队籍的人。
到了初中,依然不安分,被老师轰出教室,招惹到警察来学校查案。
进了郑州最好的高中,待不到半年又被要求转学,老周没有细说原因,但估计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物理竞赛没拿到名次,自己又不想参加高考,差点连大学也读不了。
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又跟人打架,脑袋被开了花。
第一次创业做病毒卡,被警察当成小偷抓紧公安处审问。做出了产品卖不出去,赚了点小钱团队因为意见不合解散了。
第二次创业卖汉化软件,市场没打开,产品被偷走,设备被占有,最后公司倒闭。
到方正上班,因为和周围人格格不入,被发配到新疆。回到北京后开发的邮件系统,不被领导重视,项目被终止。新的项目不被领导认可,最终辞职离开了方正。
第三次创业,一开始找不到投资,走了点钱请了几个海归经理人,因为意见不合差点丢了公司决策权。公司刚刚盈利,遭到CNNIC的攻击,后来又跟百度闹上法庭。在投资机构的压力下,最终卖掉了3721,自己到雅虎做一个高级打工者。
在雅虎本想借住其国际品牌的资本和力量大干一场,可是预算总是批不下来,总部对他的想法并不认同,一度认为周鸿祎总是在给总部提出头痛的问题,CEO也表示他做事太冲动,不够成熟。最终周鸿祎提交了辞职。
后来创办的360,在杀毒市场占有领先地位,但在上市过程中遭遇了3Q大战,结局虽然说不上失败,但安全领域终究被腾讯抢去一大块蛋糕。最后360的私有化,或多或少也是因为业务的瓶颈、股价的下跌,从结果来看说不上成功。
02
从书的内容来看,周的经历和颠覆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打开周鸿祎的百度百科,看到是另一番不同的描述。
1988年,保送西安交大。
1992年,因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学读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研究生。
1995年始,周鸿祎就职于方正集团,先后担任程序员、项目主管、部门经理、事业部总经理等职。
1998年,周鸿袆创建北京三七二一科技有限公司,网站实名服务拥有超过60万的企业客户,占据中国付费搜索市场40%的市场份额,居于绝对领先地位。
2004年3月,周鸿袆就任雅虎中国总裁,全面负责雅虎及3721公司的战略制定与执行。
2006年8月,周鸿袆投资出任奇虎360董事长,颠覆了传统互联网安全概念,改变了市场格局,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服务提供商。
2011年3月,奇虎360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周鸿祎身价达到5.8亿美元。
03
作为局外人,我们最容易看到周鸿祎取得的成就。但是作为当事人,周鸿祎最清楚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及经历过的失败。但如何定义失败呢。马拉松比赛中,起跑的时候落后算不算失败,摔了一跤算不算失败,没有到终点,如何判断。就算到了终点,没拿第一名算不算失败呢。
书中周鸿祎最喜欢的一段话,也是我认为全书最精彩的一段话:“创业就像是搏击,不仅是因为要不停地痛击你的对手。创业艰辛而孤独,需要持续不断地集中注意力。无论你做得多好,你都必须时刻准备又一次出拳打击。在搏击中,你被打了,感到痛苦不堪,然后你坐在场边,等肾上腺素消失以后,你才真切感受到那疼痛,然后,你要再去打下一回合。”
04
也许周鸿祎正是想通过自己这些失败的故事,来讲述如何成为一个颠覆者。
在方正的时候,周的想法不被领导认可,但他怎么做呢:
“我找过不同层级的领导谈过这件事,我提出了建议:方正能不能以飞扬为契机建立方正的互联网战略,让邮件产品免费,让这个产品去获得用户。另外,方正可以出一款文字处理软件,让普通人使用文字处理时更加方便。”
“和过往一样,我的直接想法是,给公司高层做个报告,把这一想法贡献给公司。”
在雅虎的时候,没有总部的支持,周鸿祎用3721的拨款投入搜索的项目。为了能够推广一搜的品牌,周一次一次的递交着报告,解释方案的可行性。为了雅虎邮箱业务,不断的跟总部提议如何优化。
05
焦虑是当前一种流行的情绪,男人焦虑买不起房,女人焦虑过早的步入中年,父母焦虑孩子的教育,学生们焦虑毕业找不到工作。有掉发际线后移的焦虑,有35岁被淘汰的焦虑,有买不起房的焦虑,有阶层无法跨越的焦虑。人人都在渴望成功,人人都在担心失败。
但我想周鸿祎在决定做一个颠覆者的时候,并不太担心失败了怎么办,因为失败对于他,是一件太经常的事情,是拳击比赛中,很正常的一次被打中。而他所要做的,就是做好下一次出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