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我们总以为自己被世界孤立隔绝,直到夜幕降临,才发现海面上无数岛上灯塔交相辉映。孤岛望见孤岛,恰似一个人的孤独照亮了另一个人的孤独。由此,我们看见彼此,也重新定义了自己与孤独的关系。
在《我的孤独在人群中》一书中,刘亮程以村庄为载体,以孤独为主题,通过对村庄的勾勒与时光的回溯,将村庄的孤独、沉寂、厚重一一书写。刘亮程曾写道:“我的孤独不在旷野上,而在人群中。”作者以诗意的语言、意识流的表现方法展现了一个“把时光绊了一跤”的朴素村庄,衰老的村民、沉默的动物、寂寥的草木、漫长的时光,不提孤独,却无处不孤独。看似沉寂,却处处充满灵性。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因此总有孤独无处排解。但透过本书,我们得以窥见这位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乡村哲学家”的精神世界。沿着他的文字,回到那座一个人的村庄,细细品读他眼中的世界,感知孤独对生命的意义。原来孤独的意义不在于排解,而在于感受和记录。
在刘亮程的笔下,村庄是孤独的。不论世界如何变化,村庄一切如常。时光在这里被拉长,人的一辈子漫长得只剩下时间。走进村庄,就仿佛走进了永恒。这份孤独因为走出了时间,反而显得格外坚定,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成为一种温柔的力量,沉默却让人心安。
透过这份永恒,我看到了另一种名为空虚的孤独。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下,夜色如昼,哪里都不缺熙攘的人群,置身其中,便仿佛永远不会寂寞。社交网络24小时不断更新,我们的生活被层出不穷的热点、网红和狂轰乱炸的信息填满。当人生被快节奏的生活切碎,孤独也变得难以感知,每当我们想一探究竟,又立即被瞬息万变的世界夺走注意力。我们以为自己不孤独,其实只是失去了品味和理解孤独的能力。
于是,我们未曾感受孤独,便只剩下空虚。
张若虚曾发出感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刘亮程书中凝固的村庄就如同明月一样孤寂永恒。在它的映照下,孤独变为一种坚定的力量,空虚则是失去孤独的结果。以孤独为媒介,我们走向他人,走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