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应该只为高薪选择工作吗?

       今年公司销售岗位招人,不少大学生前来应聘,我一看应聘简历,不由地惊呆了,有好多是211重点大学的学生,这些学生的专业是法律、财经、汉言语文学、室内设计等比较好的专业。这些好的大学、好的专业,是作为学渣的我一辈子梦寐以求的。于是,我怀着好奇地心理去问这些高材生求职的理由。

        刘俊是重点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毕业,英语八级、计算机二级、钢琴十级,按理说,这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特优生,应该是各大企事业单位争相抢的香馍馍,怎么会到公司应聘普通销售岗位?我这些问了他,他得意道:“是的,我还没毕业的时候,很多单位都争相要我,本校主任很喜欢我,留我当助教,可是工资低呀,才5千元呀,够干嘛?而且如果想要当教授,要熬多少年,等我熬到那个时候人都老了,有什么意思?后来我也去一些重点高中应聘老师、知名杂志应聘编辑,都应聘上了,但工资太低,才几千元。我要什么时候才能买得ipon7,才能买房、买车,但,这里不同,这个月我的工资就2万多,等发了工资,我就买手机去。”我看着眼前阳光帅气的95后,一时无语。

     另一个财经大学的女生跳过来,说道:“我才拿到1万6千,你比我工资高,请我吃饭。”一聊才知,这位女生曾当过银行信贷员、大型会计事务所的审计员,但都做了几个月就辞职了,我问她原因,她笑笑说:“之前的工作太无聊、而且不自由,工资又低。”我无比感叹地说:“你浪费了你这么好的专业知识不觉得可惜吗?”女生活泼地回答“有什么可惜的,做销售,挣钱多,又自由,这个月我可以买手机,再过几个月我可以买名牌包包,努力几年,我就可以买房买车了,这样多好呀,年轻就应该多挣钱,好好享受人生。”看着眼前青春、活泼的面容,我不由地感叹万千。

        这两位年轻人,性格内向、定性不够,喜欢玩好,得过且过、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并不太适合长期做销售,只是因为公司是知名品牌,广告宣传力度大,大部分客户来买车前,已经对车的品牌、性价比都做了对比,所以,销售起来很轻松,提成也很可观,而这两位年轻人却错把平台当成了自己的能力。很多年轻人本来有很好的前程,却把工资的高低当成了选择工作的最重要的标准。

      看着他们,我不由地想起十年前的自己,我也是财会专业毕业,曾经在本市最大的企业任会计,当年也是嫌工资太低,离职的。之后就进入了销售行业,当时大型百货行业发展很好,我就做了知名品牌服装的销售,那一年我月工资1万多,而我在知名会计事务所的同学,工资才2000元。于是我十分得意,经常请同学吃饭,我同学认真地看着我说:“叶子,你大学绩那么好,放弃本专业可惜了,会计是越老越吃香的行业。”我当时不以为然地说:“熬不住呀,要从出纳到财务助理到财务主管再到财务总监,这要多少年呀?而且工作无聊枯燥,工资又低,年年要考试,我有多少青春能浪费呀?”同学摇摇头说:“年轻时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不是一门心思想着挣钱,你这样一意孤行,你会后悔的。”

       当时,我年轻气盛,什么劝告都听不进去,四年后,我凭着自己的努力在A市买了房,而我的同学做到了财务主管,工资才6千元,更别提买房、买车了,于是我更加得意,认为自己可以一路风光下去。

      2014年,公司经营不善,又受电商冲击,大量裁员,我也在下岗之列。30岁失业,无疑是对人生的一次重大打击,这几年混日子,我没有努力个人技能的成长,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市场,面对高学历、经验丰富的求职人员,我一点优势也没有。而当我想转向财会专业的岗位时,却发现更加不可能,十年中我没有加强学习,而会计的制度早已变了很多次,会计这个行心上于我终究成为陌路。当年苦口婆心劝戒我的同学,一直努力在财务领域专研,考了初级职称,又考高级职称,正在考注册会计师,而他的工作也从会计助理到了财务经理的位置,工资从当初2000千涨到了16000元。我是一路往下走,而他却是一路往上走,其中人生的滋味各自不同。

       当然,我并不是说销售不好,最优秀的营销人员往往晋升空间很好。很多公司的销售经理、大区销售总监都是从一线销售人员中提升起来的。销售的特点是入门起点低,只要积极、主动,敢于推销的人都可以做销售,但要往上走,做到销售经理、销售总监往往很难。

      销售总监是负责整个销售部门的事务,作为管理层的领导,工作能力是必须有所要求的,这个岗位对人的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我们公司的销售总监的工作如下:战略支持、计划管理、组织实施品牌形象建设与管理、销售团队建设管理、营销渠道的建设、下属部门管理工作等等,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销售员能担任的,如果想往上走,必须从现在起认真专研,学习技术性、客户心理学、人员管理学都知识,这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提升自己,如果没有这份能力、韧性、和专研的精神,是很难上升到最高的职位的。就如我,性格内象,不喜欢太过复杂的人际关系,更不喜欢什么渠道销售,也没有管理人员的魄力,所以,这么多年还是一个普通的销售人员。如果,当初我不放弃本专业(财务专业),深入专研下去,有一技之长,至少不会面对中年失业的难堪。而年轻时,贪图挣快钱、贪图轻松享受的念头,终将把我本该在30至40岁的职业生涯的高峰变成一片死海。

       其实,不论做哪个行业,如果想达到一定高度都必须有专研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朝着一个目标拼命努力,最终当你站在一个高度时,你会看过更美的风景。 工作很多年后,当你回头来,纵观职业生涯,你才会发现,工资的高低只是人生很小的一部分,社会的规律是你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业,例如:当你是某个公司、某个行业的核心人才时,工资也许对你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更多的是你的能力、你的人脉,这才是你在职场中安身立命的核心,这会使你在任何地方、任何公司都能成为不可代替的人物,当你的能力到达这种高度,你所期待的物质生活:优渥的工资、体面的生活、香车豪宅都会顺其自然的拥有,这时候,你会觉得人生越走越顺、生活越来越好,有更广阔的世界在你面前打开。

      而年轻时员为挣钱浪费的青春、不思进取的人,终究会被时代的浪潮冲到最底部,到时候你会因家庭的负担、学习能力降低、身体等原因不如从前有精力,很难再通过学习,获得一技之长,也很难再与门岗位的年轻人竞争,这会导致你的职业生涯日薄西山,而当今社会,工作却是普通人安身立命地主要途径,工作的不顺利导致家庭不幸福、人生规化不顺利、精神压抑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年轻时,做好职业规划,踏踏实实在一个领域进行专研,至关重要。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会使50%的人失业,这个趋势不可逆转,而且很快会到快。任何一个行业低端终究会被高科技取代。其实,不用等到人工智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那么多,他们年轻、有朝气、有追求、学习能力强,而且对工资要求低,服从管理。如果你和他们的能力一样,单位肯定用他们来取代你的职位。所以,想在职场中做中流砥柱,必须第一、选择自己擅长的行业(有兴趣才会深入学习),第二,深入专研下去,有一定的知识、技能的高度,把自己提升成为不可代替的人,这样你才能在职场很好的发展下去。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坏的是它的发展日新月异,跟不上它发展进程的人终将被冲刷到社会的底层,好的是它对有能力的人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如李尚龙、同道大叔都凭着自己的能力,在年纪轻轻的时候,把自己打造成知名品牌,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多年来不断地提升自己,如李尚龙,他用了8个月,从军校大学生到成为新东方的青年优秀老师;用了4年,从新东方的优秀导师到百万畅销书作者、青年导演;用了2年,从百万畅销书作者到数十万用户学习平台的创业者。

      纵观他的成长史,可以发现他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来提升自己,而他每一次的成长都给他带来更高的起点,更广阔的世界,他像一只不断成长的大鹏,世界就在他眼下前,而他的每次展翅,不知几千里远,这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才是越来越有意义的。

      喜欢高薪本身是很好的事,如果你想获得你想要的东西,那就得让自己配得上它。任何成功都是靠长期努力获得的,愿每个青年都有一个不悔的青春,愿每个人在多年后都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