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自己从记事起到现在,真正属于自己的output有哪些?幼儿园时参加绘画比赛时绘制的关于长颈鹿的图画,小学时参加作文比赛写的一篇关于地球生态的文章,然后……说实话就没有然后了。纵观我的学生时代,我都是在不断地接受,接受说教,接受书本,接受一切应该接受的东西,却基本上不主动说,唯一主动说的或许只有历史吧,然而历史已经是发生过了的事,我又没有将新鲜血液注入的机会。这就好像是在一个已经搭建好的框架内,收集一个个碎片,然后将它们拼到属于它自己的地方去。说实话,意义不大。
作文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输出机会。可是一方面常常是在受各种限制下写出的作文,同时看你文章的也只有你的语文老师。以现有的大班教学条件,有几个老师会给你好好写评语,告诉你遣词造句上的疏漏,表现风格上的欠缺,思考上的不足。在没有束缚下,我是绝对不会有写点东西的想法。进入大学,我喜欢看电影。看电影其实也没有大碍,但是我从来不写影评,好吧,我错失了无数次output的机会。无论是大学所学的专业,还是在大四参加的Java培训,我接受了很多的知识,但是在课后的生活中,基本上不进行使用。可想而知,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和这两者没有半毛钱关系,亏出翔了。
output也就是输出,老是用英文来表达,只是为了看起来洋气一点。输出是为了加深对于输入的记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影响他人。没有输出,也就少了另一个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更重要的东西,就是反馈。我们试想读书时代,什么时候感觉自己提升最快?还不是对错误的题目进行改正的时候。学的知识是input,做题目所写的答案是output,老师的批改就是反馈。我们在对反馈进行进一步学习,弥补了自己接受input时的疏漏,给下次更好的输出提供了保证。
既然output这么重要,为什么能够将output用好的人并不多?且处于上层的人士能够很好地进行output,但是或多或少在进行output的人却并不一定能够混到社会的上层。第一点,output是一个转化后重新表达的过程,必然要消耗能量,说白了就是费脑子,这下很多人犯了难,没有人愿意主动让自己头疼。第二点,output是通过表达自己,影响他人,然后通过反馈认识自身。这下问题来了,没有反馈,自己便丧失了坚持的动力;反馈糟糕,特别是刚开始低层次的output或者是自己的想法不被大众理解,你的自信心受挫。合适的反馈才能正向影响你的输出。
看到这里,对于output,应该没有人会忽视了。或许你害怕出丑,或许你本身是一个内向的人,不习惯让别人知道你的所思所想,但是当我们告别了象牙塔的生活,身上不得不背负很多条条框框的时候,你不能只做你自己了,你需要成为社会的一个部分,你必然需要output。output需要载体,需要实际行动。行动起来,怀揣着改变世界的志向,而不是简简单单地身处于自己的小宇宙中,你会发现你的价值从来没有如此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