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日-6月5日
终于走进了这个课堂,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探索➕共创。
这篇简书与其说是心得,不如说是心路历程。
从现在往前数,心里想的,做出来的一一呈现……
一、开启篇
进入智联的心想事呈课堂,不得不说说福州的智联项目负责人:闻静。
我依稀记得那是疫情还没有完全放开的时候,她认真的和我说培训和咨询的差异(第一次见面就直奔主题),她执着的推荐我作为专业人士帮她出谋划策。我有些惊讶更有喜悦,因为从专业上进行多维度判断培训师或者咨询师的机构项目负责人已经不多了。
从那时起,在我的脑海中对智联已经开始有了除招聘以外的企业画像。
当时的我的想法:终于有机构选择咨询师和培训师不再只关注培训效果的当下感受了,而是从内容呈现上入手,从行业经验上判断,从使用工具上优化。
因为我坚信:客户思维不是完全按照客户思路进行,咨询师或者培训师要有独创精神,有时候我们和客户的拉扯是博弈,但绝对不是妥协。
之后,前任的智联内部专家进行对我进行专业判断,由于理念不同,结果不尽如人意。这时候,闻静没有放弃,继续努力的让我呈现我的能力,于是,我来到了这里。
说实话,我是被动的因为闻静的执着和热情才来到了这里……
感谢闻静!
二、选择篇
当我看到课程表的时候,我是不知所措的,因为上课时间和我开会以及上网络课程的时间对冲。还好,腾讯会议可以同时开会,真是疫情解锁了好多互联网产商的技能。
第一天确实没有及时了解课程的发布,导致了我的自我介绍在课程进行时突然插入,现在回想起来特别不好意思。而且因为迟到我问了一个特别low的问题,在这里郑重向美宝老师说声抱歉。
我了解到,六天的课程是需要自己创作的,而且最好共创,我顿时有了激情。
因为这才是课程应该有的样子。一门好课不是复制、黏贴,是创造、是解惑、是授艺、是升级、是激荡人心的。
这对于我一个有二十年教龄的男人来说,是一剂胶原到白。
我了解完规则,没有任何犹豫的选择了沟通呈现➕商战模拟,这符合我的风格。
第二天,林琳老师的耐心和微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详细的说了她们当时共创课程的经历,同时也大方的分享了PPT。我记得当时有一个环节让我们提问,我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不是因为我不认真,而是当时我已经在构思我的试讲课:与上司沟通。
这个主题可以结合我做人才建设的咨询案,同时可以结合我的咨询工具:多维记分法(已经在进行著作权认证,同时在权威期刊发布),再加上DISC的工具。我想这会是一门让新人耳目一新的课程。
话不多说,当天我就开始构思了,并且录制了绩效的来龙去脉的授课视频(同时也传给了一些同行,让他们给予意见)。
我的授课逻辑:1、人才建设➕绩效来历(起源)
2、DISC工具和不同领导的沟通技巧
3、进入企业的人才建设体系,实现个人价值
这一天,我进入创作的疯狂期,以上全部完成,不知时间是何物……
三、创作篇
第三天是我们的试讲,这一个部分我想我是准备好了,我主要呈现DISC的工具使用,我分成两个部分完成,一部分我的授课逻辑,一部分是短暂的课堂呈现。感谢我们三组小伙伴的赞扬和指点,真是发自内心的感动。之后我不要脸的加了几位小伙伴的微信,哈哈!
很遗憾的是,因为我在出差路上,所以我没有及时听完,在此一一扣头认错。
接下啦,就是课程制作和素材选择。
从课程结束到现在,我一直在选择素材。
好在我的咨询案给我了很多的素材:1、新晋员工的潜力评估表收集2、人才盘点……
这期间我给国药系统的新员工上了绩效推进的课程,强化了这门课程的市场价值!
四、期待篇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我的心路历程已经回到了现在。
对于心想事呈,我有了自己的理解:把心里所想完美呈现出来。
我想我已经准备好了。
六月底就要试讲,我很想看看同行的创作,渴望思想激荡带来的快感。
我在人才建设的多维记分法写过一个序,我把它呈现出来,抛砖引玉:
人才不是一般人,我们无法让所有人都获益,我们尽可能让接触到我们的人才觉得时间没有白花,东西没有白学,学会的有人认可,结果有价值。
工具就应该有它应有样子,好用,耐用,可升级。
年轻人需要平台,需要工具,需要磨砺,当中淘汰出来的必定是人才,我愿意做你们的支持者和训导者。
希望我们都心想事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