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
总体要求:对于这门课程中的知识点,选取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刻意练习(不同报告知识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展示自己从“知道”到“做到”的刻意练习能力。(1)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作答要求:选一个我们课程中你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详细展示,并标明出处)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到的知识点是基础思维中的概念思维这一类型。在进行语言类的学习时,例如英语的学习,在识记单词时,我将会考虑它的不同形式,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过去分词,过去时等。在进行这样的工作后,我可以不用专门去复习而记得很清楚,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出自《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的课堂ppt
(2)我是怎样用它的?(作答要求:用此知识点来评价自己的学习,哪些是需要保持的,哪些是坚决停止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
保持:这个学习的习惯是在高中的英语学习中养成的,当时是英语老师的方法,因为我对英语学科较为感兴趣,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开始使用(例如solve的名词是solution,catch的过去式是caught, )。这个方法让我从单个单词去想到它的更多的不同形式,而在遇到不同的形式时我能够找准词根是什么,而不是看到知道不认识,也帮助我在模考中获得了很好的英语成绩。(bad ending是高考英语失利🤣)那么现在作为我去备考六级来说,这个方法自然很实用,在遇到一些陌生的单词时,我去把它背下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我最好还能够了解它的不同形式,因为出卷人肯定不会一直用一个单词的一种形式,多种形式的掌握更有利于我去进行做题。
停止:在上文保持这个环节中提到过,只是高中刻意养成这个习惯并一直在进行使用,在进入大学之后就是很少或者没有在使用了。那么现在备考六级的过程中这个方法我可以重新捡起来,刻意养成习惯,继续使用。
改进:因为六级的考试题型与高考不同,更偏重于写作,所以在使用这个方法时我的目标对象不一定是单词,还有短语,句型等(如在短语方面,和stop…from➕动词ing 同义可替代的短语是prevent…from➕动词ing )
此处附上一张今日的行动成果🥳
(3)我还想怎样用上它?(作答要求:设想新的应用情景,为实际应用做准备)
这个方法还可以用在理科类科目的学习方面,例如高等数学在学习到新的公式后,做题时遇到不同题型时,我可以尝试去想这个公式除了可以这样用,还可以变形使用吗?从而让自己的思维一点点灵活,在遇到没有见过的题型时不至于束手无策。
本文是大学生思维与元认知课程作业
作业类型:刻意练习报告
指导老师: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