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瓮山下来之后便循着路牌一路西行。
下一站便是唐中宗李显的定陵。说起这位中宗,不仅他自己是皇帝,爸爸、儿子、弟弟、侄儿也是皇帝,最关键的是连老妈也是皇帝,于是网上戏称他为"六味帝皇丸"。
他的一生落魄不堪,两度被老妈罢黜,在房州渡过了十年的流放生涯。当老妈派人接他回长安重登太子之位时,他以为老妈派人来杀他,一度急得要上吊。
神龙政变后,终于重临大位,而共患难的皇后韦氏却与武三思私通。不知中宗知与不知,还笑呵呵地给坐在床上打牌的韦皇后与武三思洗牌。
就是这样一个老好人,最后却被想当武则天第二的韦皇后和想当皇太女的安乐公主联手毒杀。
这样一位糊里糊涂的皇帝,连他的陵墓的位置也是糊里糊涂的。导航一会儿指向左,一会儿指向右,来来回回绕了几个圈子,就是不见影踪。
明明非常接近了,却难觅芳踪。终于绕第三个圈子时看到一块路牌上指示定陵向东三百米。
驱车驶上东向的小路,沿着一条灌溉渠走了300米就看到一块簇新的红色大牌子,富平县旅游局很骄傲地写下五个大字:"唐中宗定陵"。
狂喜不已,终于可以走上一道通向定陵的大路了!拐上通往景区的路,我一下傻了眼!什么景区道路啊,连刚才水渠边的窄水泥路都不如,就是一条机耕道,车轮碾过,身后升腾起一条黄龙!幸好对面没有来车,否则根本就会不了车!
只有短短几百米后,我就站在定陵的文保碑前,直面双翼振翅欲飞的凤凰山了。
文保碑正南方便是阙台的遗址。阙台前方一尊巨大的石狮孤零零地朝南而坐。
石狮通高至少2米5以上,毕竟定陵也修筑于盛唐时期。
两尊石狮仅余东侧一尊。顺着石狮的目光朝向看去,昔日的神道已化为良田。东侧翁仲、石马、华表等等,连影子都没有了。
西侧的田间,伫立着三尊高大的武将!这三尊翁仲如桥陵的一般大小,通高4米以上,且线条清晰,比桥陵石刻更加精致。
原来这三尊翁仲是去年才出土的,长埋于黄土之下,使它们免受风化之苦!
想想它们的同伴,早已成为划分田界的碎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