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的雨声已滴滴答答一天,拖着冗长的音调拍打地面,黑压压的天空没有看到春天的气息,忽冷的温度更像是秋天迈入初冬的错觉,猛然抬起头,一切的氛围和刚看完书的我心境相契合。(阴雨天配合沉重话题)
常说故事电影都是来源于生活,作者需要很深的阅历才可以把小说的细节描写到,你感受到真实,你可以从细微的语言对话甚至描写的肢体动作中,感受到人物的心理变化。
而这些是你在看电影的时候很少思考的。看书没有看电影来的直观,可是又比电影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电影则是导演按照自己想法把这篇故事以更好的视觉效果呈现给你,你可以很少的思考,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电影我们看了但是却忘记,因为“快”,快消如爆米花般,笑一笑就过去了。
而看书的过程中你始终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整件事的发展,你会不自觉的自己去揣摩人物思想,也就是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因为思考所以我们会有感而发。
回顾之前,我看了一些书,但是很多我也不记得了,可是我深深的记得《霍乱时期的爱情》,因为当时看完那本书,我就忍不住马上写下了读后感,当时还不知道如何分享讨论,只是想赶紧记录下自己当时所想所思。现在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记录了自己也便深深的记得了。
关于---《无声告白》
平凡的一家四口,一天早上因为二女儿---莉迪亚的失踪生活陷入一片狼藉。
而在寻找几天毫无踪迹后警察带来的噩耗更是打破了一家人的希望,莉迪亚死了,排除他杀,溺水身亡。因为莉迪亚不会游泳并且不会轻易去河边,这意味着莉迪亚是自杀,不是意外身亡。
当初搬来这座城的时候,正是因为屋边的河可以成为孩子们游泳过夏的好去处,才选择了这栋房子,而现在一家人再也不敢去河边,美好的回忆只会更加反衬、提醒着现在的悲惨。城里的孩子们也不敢下去游泳,好像死人在水里会像泡腾片溶解一样,河水里充斥满了恐怖的气味。
母亲玛丽琳不敢相信一向乖巧上进的好女儿会选择无声无息的自杀,甚至在自杀前一天她都没有流露出任何不寻常的征兆,和往常一样“好的,妈妈,明天见”带着微笑。只是第二天进入女儿的卧室,空气中还飘荡着女儿特有的香甜气息,而女儿却不见了。
母亲终日在蒂利亚的房间游荡发呆思索,她想捕捉女儿留下的一丝气息,她想感受女儿平日在屋子里会做些什么思考些什么,当太过于思念,我们甚至会把自己当作那个人一样存在,只是想了解她当时的感受。此刻的玛丽莲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控制,更顾不上大儿子内斯及小女儿汉娜的感受。
而父亲在接受事实后,面对玛丽莲的奔溃,面对孩子的无助感,让他每日只想沉浸在与女助理的厮混中,他即内疚而又无法逃离现实带来的压力,只有在女助理那寻求一丝的麻痹。
大儿子内斯则一心认定莉迪亚的自杀和隔壁的坏小子杰克逃脱不了关系,因为莉迪亚朋友很少,是墨守成规的孩子,但是却在整个夏天和杰克混在一起,而杰克是出了名的撩妹高手,并且在到手后会不再联系女方。父母警察都不知晓她们夏天呆在一起的事,而内斯全部知情,只是替姐姐隐瞒了一切。
内斯从小就因为杰克的嘲笑而讨厌杰克。莉迪亚葬礼上杰克的闪烁其词,面对警察询问时的支支吾吾,目光相碰时的胆怯,这些都让内斯笃定杰克一定有问题,他暗中观察着杰克,希望有朝一日发现证据或者把杰克按倒在地听他亲口告诉他真相。
小女儿汉娜更是一个无辜的透明存在者。可能和汉娜出生的时间有关。也要从之前说起。
玛丽琳曾经的梦想是当医生,因为当时还没有女医生,她希望自己可以与众不同,而在这条“不寻常”的路上她走的也异常辛苦,被人欺负被嘲笑是家常便饭,可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她的成绩在班上也是遥遥领先,她习惯用自己的实力去反驳那些嘲笑。
也许正因为自己喜欢与众不同,她对詹姆斯(父亲)算是一见钟情(詹姆斯是中国人),在听完詹姆斯的历史课后,她追去办公室并鬼使神差的吻了他...之后还没有完成学业的玛丽琳更是不顾母亲的反对同詹姆斯结婚了。(文中包含了关于种族问题,混血儿童的定位问题等,所以也是造成这个家庭后期出现一系列问题的重要背景伏笔,当时中国人留在美国并于美国人结婚并不多见)
玛丽琳在婚后与母亲8年没有联系,直到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来到母亲家整理遗物的时候,玛丽琳痛苦并压抑。母亲就这样孤独终老了,老的时候身边没有儿女没有丈夫,甚至在屋里也没有留下过多存在过的气息。母亲就这样走了,甚至像没有活过一样。玛丽琳没有发现有意义的遗物,只有一本烹饪书,书上还被母亲认真做了标记,那些划重点的句子多是些如何做出取悦男人食物的配方。而这就是母亲剩给她唯一的东西了。回家的路上,玛丽琳在雨里大哭嘶吼发泄痛苦。她拿着母亲的遗物告诉自己一定不要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活的没有任何意义,一辈子悲惨结束。
回到家的玛丽琳不想再围着孩子和丈夫转(那时候还没有汉娜),她本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她曾经是那么优秀,可是现在呢,只能在家里荒废着自己的人生。于是她决定去继续学业,去完成她的梦想。她选择了不告而别,抛下了詹姆斯和两个孩子。一离开便是九周,直到发现自己又怀孕了(汉娜),玛丽琳不得不再次放弃自己的梦想回归到现在生活。
或许是汉娜出生的时间点不对,或许汉娜的出生又打碎了玛丽琳的梦,总之汉娜的出生好像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多么大的惊喜。相反很多时候汉娜是被人遗忘的,她总是躲在家里的角落,甚至有一次妈妈摆放碗筷时直接忘记了汉娜的那一份。而汉娜察觉到却也没表现出惊讶或是难过。汉娜爱收集家庭成员的小用品,开始的时候被家人发现,要求汉娜把东西放回去,后来汉娜就去收集家人用过但是不常用又没有丢弃的过时物品。她总是把这些东西珍藏在自己的床下,然后自己静静的摆弄。(让我心疼的角色)
母亲离开的日子里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很多微妙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在日后的日子里愈演愈烈,像是冰面下极其微小的裂缝,但随着河水哪怕轻微的波动,那些裂痕也以肉眼看不见的状态慢慢向四周扩大。
那年夏天妈妈突然的消失,让莉迪亚在等待中日渐惶恐到无法呼吸,她不知道妈妈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妈妈是否抛弃了她们,不知道妈妈是不是死了,太多的东西她想不明白,不明白妈妈为什么会这么做。那几个月给她留下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她暗自祈祷:她要实现妈妈所有的愿望,无论是什么,只要妈妈可以在她身边。
可能从这一刻开始,可能是这个家庭的结合开始,也可能是因为爸爸是中国人,混血儿备受关注开始,亦或是当妈妈离家出走回来开始。不知道是哪一刻,而莉迪亚却是从那一刻,朝着自己死亡的方向前进着。
每一次自己在学校即使抄袭获得好成绩,不知情的妈妈都会开心的炫耀半天;每一次即使自己假装在给好朋友打电话,看不穿的父亲都可以轻易的开心;每一次的圣诞礼物妈妈都要送给她一本书,即使书晦涩难懂,即使她一点也不感兴趣,但是只要妈妈开心她就开心。玛丽琳一直以为自己的女儿热爱物理热爱自然,以后想当医生,她觉得自己在拼命帮助女儿完成愿望,帮助女儿成功。但实际上,她太过于看重自己的梦想,把这些投射在孩子身上,而自己没有察觉。孩子偶尔微弱的“求救”信号都被她忽视了。
而父亲一直因为自己的过去(顶替他人来美国,家庭贫困,因为自己是中国人,难以融入圈子等)。所以很在乎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朋友,是否受歧视,是否受到欺负。詹姆斯最爱和孩子们说的就是“记得交朋友社交也很重要”。
而实际上的莉迪亚和父母看到的都不一样,她孤独一人,她没有朋友,家里也只有哥哥了解她多些。而哥哥马上也要去哈佛上学,离开这个家。她甚至撕毁了学校寄来的邀请函。
她不能想象上学的班车上没有哥哥给她占座;不能接受等哥哥走了之后父母对她无休止的“关爱”,起码哥哥在的时候还能转移一些话题;她不能接受自己了解的纯情父亲,其实也是一个有欲望的男人,并在外面有了另一个女人,而那个女人和父亲在一起时的状态让她想到了家庭一词;她不能接受唯一一次父亲用心为她挑选的银项链,是和那个女人一起挑选的;她不能接受自己用心诉说的杰克,其实是个Gay,并且喜欢自己的哥哥;她不想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她不想再接受这个并不快乐却假装笑脸的自己。
父母的关注期待像雪球一样重重的落在她身上。她开始想逃离,带着一个尚未从家庭中真正解放出来的自己。不是像母亲那样一走了之,那只是物理上的距离问题,而莉迪亚可能还小,一个16岁懂事的姑娘可能还不知道如何面对解决,于是她选择了被无尽的河水吞没,以这种悲凉的方式结束了一切。
看完整篇故事有太多感触(会喷太多,先收敛点...)
想到一句让人热泪盈眶的话,什么是教育。
布朗法官在法律文件中阐明了教育的观点:“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注意,是他本人的幸福,不是他的家,不是他的学校。)而不是社会机器塑造的一个合适的螺丝钉。”
父母要做的是把孩子内心的东西引导出来,帮助她们成长,而不是在无意识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意识加在孩子身上。父母小时候哪些方面欠缺,长大后很可能希望孩子在这方面格外弥补一下,不要走自己走过的错路弯路,可以去实现自己待完成的梦想。而这些真的是孩子内心想要的吗?
毕竟是短篇小说,我并不能把文章的方方面面想到写到,只是把自己感触深的东西记录下来。其实还有很多的感受,对于小女儿汉娜的同情,对于詹姆斯夫妇对于孩子发展道路上的引导问题,对于家庭成员间的相处模式,人生成就幸福问题等等。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