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东尼·布朗读书会:今天恰逢读书日,我们相聚在一起读书,收获满满的美好,阅读的美!一起研读同一本书的美!
因为自己初整理了安东尼的作品,书房准备出满满一桌子他的作品,瞬间你就能看到哪些你没有汇总在内,比如:《汉塞尔和格莱特》《秘密朋友夜西米》...你知道很多未看又想看的作品,也对几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了初步了解。而不是初整理的声音:你太笨了,这不是简单的汇总么,没有思考,也没多去查找资料。只要开始去做了,你就很好!
收获满满:
(1)现场解读了《我喜欢书》《隧道》《大猩猩》《公园里的声音》《穿越魔镜》《我和你》威利系列
《我喜欢书》,有些孩子打分不高的书,作为很多阅读推广人的必读书目。各式各样的书,各种类型的书,一幅图,一句话就从孩子的视觉展现出一个类别喜欢的故事,让我又加深了对它的感悟。试问我们来回答,我喜欢什么书能想到的只是简单的几个词,深刻的体会到:大人出现,想象消失。在读童书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找回失去童年的历程。
《隧道》:由自己讲故事后来解读,又一次跟随兄妹俩一起进入隧道,体验各种不期而来之感,相信给到伙伴们也是一个再次深入阅读的体验。
《穿越魔镜》作为作者第一部作品,我们读出了很多含义。
1.托比的白日梦,一幅幅独立的画面,就如同一张张贺卡,这跟作者15年设计明信片的经历息息相关。
2.爸爸、妈妈与我,三个人的世界。爸爸妈妈有各自独立的世界,而我不知道我是谁,每个世界都是一个独立个体,坚持自我。
3.被父母忽略的托比从镜子里看不到自己的脸,看到的是一切非正常的颠倒世界,所以他释然了,由看不到自己正面——到开心的自己。认知自己需要接触一些现实来分离一些应该是如何如何这样的念头
4.被忽视的托比,进入自己天行空的想象,孩子的想象世界也是一种情绪情感的宣泄方式。
5.父母的不交流,忽视孩子的角度也体现了作者作品中投射出来一个最大主题:亲情关系。
《朱家故事》到《我爸爸》:对爸爸形象的改变,《我爸爸》安东尼50岁时根据妈妈行李箱中爸爸的一件睡衣的灵感创造的,也充分说明了安东尼与爸爸(17岁时爸爸猝然离世)关系的释然,我的爸爸纵然有些不能接纳自己的地方,但我的爸爸真的棒。整个童书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
其中朱家故事中妈妈的角色:生活中的琐事无法得到他人肯定,自我认可时可能就会有抱怨、期待、质疑,质疑自己真正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这也是最后一幕妈妈开心的在修车。只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你开心,你乐意,自我认可、做什么、多做、多表达又何尝不可呢?
其中《我爸爸》也可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心目中的爸爸的样子与对爸爸的期待
《公园里的声音》
1.4个人:4种字体,4个角度,4个季节,看似是4种声音,能从中发掘出9种声音。
2.关系:男孩女孩的关系(丘比特之箭-恋人关系,男女、狗之间的关系)、大人的关系(大人关系如同柱子如同雕塑之间隔开的距离,永远无法打开。小狗的欢乐更加深了男孩女孩关系的和谐,同时也更讽刺了大人的不平等身份)
3.女孩:阳光乐观,与世界融合好,男孩,谨慎压抑,妈妈(帽子)的身影无处不在,可见妈妈对男孩的控制,想想我们对孩子的控制.....
4.《公园里的声音》前世今生:受罗生门的灵感启发, 前世1977年《在公园散步》今生港版《当乃平遇上乃萍》1999年再改版《公园里的声音》,这样把3本书名都能串起来。也否定了我当次以为《在公园散步》《公园里的声音》是同一本的疑问,《当乃平遇上乃萍》又是另一本。
5.《大猩猩》: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爸爸刚开始穿着上的冷色系与女孩的疏远关系,一方面体现爸爸还未摆脱妻子离去的伤痛,他不知道如何来处理与女儿之间的关系。大猩猩是女孩期盼的爸爸的样子。最终如愿以偿,爸爸穿着暖色的红衣服邀请女孩去动物园,裤兜还揣了一根香蕉。爸爸就是大猩猩。
1983年创作,1982年升级当爸爸,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家庭中的,作为爸爸角色的重要性与不一样的体会。
对大猩猩情有独钟,跟作者的童年与大猩猩的经历有关,再就是大猩猩与人更像,它拥有一样的毛发,与大猩猩交流就如同与人交流一样亲切。大猩猩代表我的爸爸。
6.威利系列:威利形象的胆小与弱小,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说,肯定有强与弱的对比,好与不好的对比。有一个很优越,另一个就会有自我阴影。作者丹东尼也不例外,因为哥哥太优秀,各方面都特别优秀,所以自己就成为那个弱小的威利了。
童书的故事来源于作者的真实感受,童书大师最大的成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自己的真实的童年.
7.小熊系列:小熊,外国版的神笔马良。
《我和你》:我和你两条线索。三只小熊与女孩和妈妈,改编《金发姑娘和三只小熊》格林童话,前期铺垫与最后发展....绘本大师改编并插画世界经典童话的重要时刻,如《汉塞尔和格莱特》。
引发出来的问题:安东尼图画中的动物与人的形象,亲情关系和做自己的问题。
动物形象:总是画的很逼真,很细致,很可爱....相反剧中的人物缺乏某种元素似的
我想这个问题《动物园》可以最终诠释。谴责人类对待动物的残忍和冷漠,讽刺人类盲目的自以为是,提醒人们钢筋水泥中的动物园,对于动物来说并不是一个温暖人道的美好家园。相比动物的沉默隐忍,人类的自私和贪婪是多么的丑恶。
中西教育对比:爱自己,做自己——爱祖国、爱学校.....最缺乏就是爱自己,如何做自己,坚持自我....
传统的教育与信仰差异。父母——上帝 中国的父母总想干涉并改造自己的孩子
亲情中的夫妻关系:安东尼与第二任妻子喜欢玩形状游戏。《一起玩形状游戏》。作品中反映出的来的亲子问题可见他与儿子的关系很不错。
引出书籍:阿罗系列、《独一无二的自己》《勇敢做自己》《天使的礼物》.......《I like myself》
二,感恩三一书房,感恩怡婷,感恩艺荣,感恩静,把大家都聚集起来碰撞出阅读的火花。
三,红燕体贴的让人无法拒绝的可贵品质:读书会结束就想赶紧去弄头发,回去赶紧了解材料。红燕的邀请我又去趁了美味的饺子,聊美好的天了,享受当下美好的聊天时刻吧。聊出了我不够有原则的重要问题。还有对孩子行为看似接纳,其实是不接纳的问题,还有逛街买漂亮衣服的需求。
四,作家面对面的恐惧:自从老师告知那一刻恐惧开始的,以至于今天从3:30到8:00接老大,陪老大,接老二,再陪老大、再吃饭、等老二这快五个小时里我的心就是一种心慌的感觉,书没有最后下单,没看作者的书,不了解怎么互动呢?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无比恐惧,陪着它颤颤前行吧。素芳说了只要准备就一定要收获,给自己第二天准备的理由吧。不过第二天快到1点出现的公司紧急事情我还未开始。。。
五,周二固定放学后的游玩时光:受早上雾霾影响未提前确认,定期周二的聚会言言缺席。妈妈我今天心不在焉,混一会又拿出手机来查看资料,多亏姥姥一个人照看着,我去记得老二时姥姥第二次接管昊昊,中途姥姥还要求带2小子回家吃了点心和西瓜。甚是又麻烦又充满感激。后来加入蔚同学,三个人你追我打很不欢喜,最后姥姥跟蔚同学妈妈一起挽大绳,我又更多的去照看老二了。从放学3:30到7:00畅玩时间才结束。
六,坤坤第二次乐高课,今天的分享就进步了很多。
七、亲子阅读:《人体奥秘》《下雨天》《要是我给小猪吃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