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人们常常犯错误,犯了很多次之后就会改正,只有在内心困扰,思虑堵塞之后才能有所作为,心中的事情表现出来,说出来才会被人了解。
但我不是这么想的,犯错误如果要犯很多次才会改正,不如从一开始就改变自己,不要再去接触这个错误了,避免错误而不是改变错误。每次犯错误都会很自责,每次犯错误都要勇气去改正,每次犯错误都要重新来一遍,那不是太痛苦了嘛。
比如说老妈总是把手机放在电动车上,等上楼了才发现自己没有拿手机。我也试过一两次,不过我走到楼梯口就发现自己没带手机了,后来我就不会把手机放电动车上了,而不是要求自己下次一定要记得拿放在电动车上的手机。
比如说这道题我做了两次还是做错了,那我下次也不做它了,我会把它背下来,题目答案都背下来,从此以后这道题目我都不会再错了。尽管同种类型的题目,改了形式而本质不变的题目我仍然会做错,但只要我足够白痴,我就看不出它们同出一源。
比如说有一次我吃鱼肉丸子卡住了喉咙,我不会劝说自己下次吃鱼肉丸子要小心一些,而是从此讨厌了鱼肉丸子,再也不吃鱼肉丸子。
尽管这种方式很愚笨,听起来很是偏激,但对我来说却是一劳永逸的,最奏效的办法了。
我也常常内心困扰,思虑堵塞,可是我忘性太大了。当我想通了一件事,我就不会去理会这件事了,我就会让自己忘记这件事,倒也不是真的忘的一干二净,只是需要认真地思考与回忆才会想起来:哦,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
但是这个想通的过程是令人非常困扰且难受的,我需要引经据典去说明这件事情的合理性,以此来告诉自己这样做大抵是正确的,就算有这样的后果大抵也是我能承受的。
就像我们需要承认自己的平庸,承认自己天资如此,姿色如此,承认自己没办法做到这件事情,承认自己没办法让所有人都喜欢,承认自己会偶尔让人失望令人讨厌让人厌烦,承认自己就是丑陋的,无法成为大美女也不需要成为大美女。也就是这样了,最差的也是这样了,最差的这种情况我们也能接受了,那就这样吧。
马云先生也会考大学考的头疼,俞敏洪先生那样厉害的都要复读好几次,苏轼李白杜甫也是优秀地不能再优秀的了风流人物,官场失意了那么多次不也是这样么,再说彭于晏这样帅的人当初也追不到自己喜欢的人。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过就是那样子吧。
那些家喻户晓的名人尚且如此,我们这样渺小的人,又为何事事追求成败,又为何处处想要讨人欢心,又为何要勉强自己做得优秀。
我们只是历史的尘埃,宇宙的尘埃。
心里有事就表现在脸上,有话就说,这样才会被人所了解。这应该是一种天真。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像是对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后者说出来有一种自矜的感觉:“你不了解我而误会了我,我也不会因此而生气的,因为我是一名君子。”
前者回他:“你心里有事要说出来,说出来别人才会理解你啊。”
这倒也得就事论事,虽然我的心态往往是后者,我认为有些话不必多说,如果不了解而误会我那就误会吧,因为我们不需要被人人喜欢,所以偶有人因为误会而讨厌我我也不在乎。这种底气在于我们有人喜欢,我们也会讨厌别人,我们理解自己,也就理解别人了。但是如果亲近的人,我喜欢的人误会我,我会很难过,会很在乎,但我也不会多余的解释,因为我是一名君子。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曾益其所不能。
当初奋斗的时候,脑海里常常浮现出这些话来,我妄想在古人的先志中安慰自己,但我仍是很无所长进。
若是让我做着不喜欢的事物,每日都像是度日如年,这便是苦吾心志吧,我郁闷的时候,天天去跑步,这算不算劳吾筋骨?内心焦躁的时候疯狂上火,像是有台拖拉机在口腔里钻我的牙,也痛的吃不下饭,这也非常饿吾体肤。至于空乏其身嘛,我口袋里一直不算饱满的,做事情倒也常常不顺利,四处碰壁。
这些条件我都有啦,所以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增益吾所不能,实现我想要做的事情。
我思来想去,为何好似我吃了很多苦,我依旧无所长进,究其根本,可能是因为因为我吃不了真正的苦吧。
心志越是苦涩的时候我睡得越早,睡地越沉,一觉醒来啥都不苦了;跑步的时候也不会让自己累着,跑一会儿停一会儿,跑完还要去吃冰淇淋,筋骨大抵也没有多劳累;牙痛那一阵着实苦了我的小肚,但是稍有好转了,我就在食堂吃了一周烧鸡烧鸭烧鹅,上火完全就好了,这样看也没有非常饿吾体肤了,空乏其身什么的,我生活中真用不上几两碎银。
这样一下下算计起来,既然没吃什么苦,无所长进倒也能接受的。
后来又开始计较,我为什么要有所长进,为什么要“自找苦吃”,虽然思政教育告诉我们,只有到艰苦的一线,攻关克艰的前沿去奉献自己的青春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老话也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可是我突然开始认识到,我为什么要成为人上人,为什么吃苦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虽然我明白奉献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可为什么要通过吃苦去奉献自我。
因为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没有任何可以实现自己劳动力的所必须的物质资料,所以我们需要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需要通过吃苦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需要与他人竞争获得少数的机会,而这个机会也不是平等的,是资本家提供的,或者说是拥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人所提供的。
因此这些话是对我们这些人说的,是对世界的大多数说的。这一类思想教育,贯穿着我们的一生,让我们理所当然地顺着时代的潮流,成为时代进步的资本积累的牺牲品。
极少数劳动力顺着这一条路成为了资本家,成为了妇孺皆知的成功典范。大多数劳动力顺着这一条路,坎坎坷坷,一部分在某一个坎坷上过不去了,停下来便成为了这一阶层的人,过上了平平淡淡但又平安喜乐的人;一部分人过不去不肯放手,也就郁郁寡欢,既无法顺应时代的潮流,又没有勇气摆脱时代的潮流,还在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来对自己进行说服教育。
谁知道百年前的孟子是不是也如这样一般,写了篇文章激励自己,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