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的孤独

                                              质数的孤独

    在数学中,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被称为质数,例如3,5,7,11,13等等。有意思的是,数在数学中应该是不孤独的,感到孤独的只是人类,也只有人类。更有意思的是,人类又给3和5这种中间只差了一个数的质数起了个名字,叫做孪生质数,你说,人类该是有多孤独啊!想象一下,把数换成人,假设只能被“1”和自身理解的人称为“质人”,那么我猜全世界大概有六十多亿“质人”吧,毕竟谁又真正理解过其他人呢?

    马蒂亚是一对孪生兄妹中的哥哥,但是他妹妹米凯拉属于智力发展有障碍的那类人,这就导致米凯拉认知的世界和我们认知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米凯拉五六岁的时候,马蒂亚和米凯拉应他们的同学之邀,打算一同参加那个同学的生日宴会。五六岁的马蒂亚已经能明显感觉到米凯拉对自己造成的麻烦,认为米凯拉在生日宴会上除了给自己和同学的父母添麻烦之外,再也不会有其他任何的好处了,所以马蒂亚和米凯拉虽然在母亲的期盼的目光下一同出了门,但马蒂亚还是在去同学家的路上,把米凯拉放在一个公园里面玩,并嘱咐她不要乱跑。虽然马蒂亚在匆匆把生日礼物塞给那个同学之后就返回公园了,但是结果你应该也能猜到,米凯拉消失了。小时候的马蒂亚或许还意识不到这意味着什么,但对马蒂亚而言,今后的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只能是灰沉沉的阴天了。

    爱丽丝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不幸在于,她在父亲的压迫下,必须要在寒冷的冬天学习滑雪。即使是对大人而言,在寒冷的冬天,还有什么比一个温暖的家更吸引人的呢,更何况是对五六岁的小孩子而言,所以爱丽丝极其讨厌滑雪也在情理之中了。但是一般的作家写一个角色讨厌一样东西,大部分都止于用白描的手法写出内心的独白,说自己是多么多么讨厌某样东西,好一点的作家会加上一些牢骚,到这也就差不多了。乔尔达诺不是,爱丽丝讨厌滑雪的心理不仅通过心理独白写出来,更是通过她的生理表现出来。爱丽丝在滑雪前拼命的想尿尿,为的就是以免在滑雪的途中出现尿意(滑雪的那一套紧身衣很难脱,滑雪途中也很难找到厕所去解决生理问题),但是爱丽丝在家里是一滴尿也挤不出来,可一旦爱丽丝来到载这群小孩子上山的滑雪车前,爱丽丝汹涌的尿意无论如何都止不住的,甚至在爱丽丝出现意外的那一次滑雪中,爱丽丝不仅尿出来,甚至还把屎拉在了自己的裤裆中,其描写之详细啊,真的容易让人产生不适的。

    相信我,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内心也是有点嫌弃的,我甚至怀疑作者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癖好,不然怎么会写一出这么重口味的片段呢?但是当我读到后面的时候,我就能大概猜测出作者这样安排的意义所在了。在解析之前,需要稍稍提一下,《孤独的质数》中的马蒂亚和爱丽丝在长大后的行为,非常符合弗洛伊德一些学说的预测,甚至可以这样说,马蒂亚和爱丽丝在日后的行为基本就是按照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构建的。无论是马蒂亚的自残行为,还是爱丽丝的厌食症,都和他们小时候的遭遇密不可分。个人认为,马蒂亚的自残行为来源于自己弄丢妹妹的负疚感,表现出来就是身体上自我惩罚(也就是自残)。爱丽丝的厌食症就来源于爱丽丝滑雪时候的那些屎尿遭遇,特别是发生意外的那次拉屎在自己裤裆中的遭遇。在那次意外之后,爱丽丝走路就只能一瘸一拐了。

    这两个孩子都属于那一类在童年的时候,心中受到了巨大的伤害,而且这些伤害在今后的生活中投射下难以抹去阴影的孩子。这些孩子如果在小时候不经过积极疏导,在今后的生活中必然就会成长为我们眼中的不正常的那一类人。更可悲的是,即使这些孩子经过了疏导,他们也不一定能走出那个阴影,毕竟不是所有阳光都能照进黑暗,也不是所有的伤口都能愈合。

    在《孤独的质数》中,马蒂亚和爱丽丝的灰色基调就基本被确定了。但略有不同的是,马蒂亚的心理创伤属于自创,是由于自己造成。如果马蒂亚在小时候能被积极开导,让马蒂亚相信妹妹的丢失不是自己过错的话,这种创伤是应该能愈合的。爱丽丝的伤害比较复杂,她是生理上的缺陷(跛脚和骨瘦如柴)导致的心理疾病(厌食症,社交障碍),而生理上的缺陷是由于父亲压迫她学习滑雪造成的,这里面的成因就比较复杂了,这类他创(他人造成的创伤)相对于自创,有着更难疏导的特点。

    坦白的讲,我对心理学知之甚少,基本只知道一些基本弗洛伊德的学说,这些学说甚至都不能称之为理论。从《质数的孤独》中,你完全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的影子无处不在,这也是作者为这一类我们正常人眼中不正常的人的行为做出的解析。更有趣的是,乔尔达诺是一个粒子物理学博士,谁能想到一个粒子学博士有着这么敏感的内心,细致的勾勒出了一个我们眼中不正常的人的精神世界呢?

    马蒂亚和爱丽丝在今后的行为模式和寻求心理认同方面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爱丽丝是明确知道自己身体缺陷的,爱丽丝也想尽量的融入这个正常人的社会,所以她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隐藏自己身体的缺陷,例如调整自己的走路姿势,穿一些宽大臃肿的衣服来掩盖因为厌食症而过于瘦弱的身体。但是她走路一瘸一拐的姿势,那松松垮垮的衣服,这是所有人都能一眼就看出来的,所以爱丽丝的极力隐藏和周围异样的目光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我们脑海中就很容易形成了一个努力的想要掩盖自己的缺陷,努力想要的融入正常人的社会,却只能受到周围的人异常的目光,受到无所不在的排挤的,屡屡受伤的悲伤的爱丽丝形象。

    马蒂亚的心理创伤由于是自创的,所以马蒂亚并不渴望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反而是在自己的心中构建了高高的围墙。这围墙既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阻止他人进入自己的内心,窥探自己的秘密。因为马蒂亚害怕别人知道是他弄丢了自己的妹妹,他拒绝所有向他伸出的橄榄枝,所以马蒂亚几乎没有朋友。之所以是几乎,是因为马蒂亚拥有唯一的可以算的上是朋友的人是他同桌的丹尼斯。丹尼斯是一个同性恋者,丹尼斯和有着自残倾向的马蒂亚之所以能成为朋友,是因为他喜欢马蒂亚。

    很明显,马蒂亚的自残行为是心理伤害的外在表现,马蒂亚经常用锋利尖锐的物体切割自己手掌,之所以是手掌而不是其他地方,是因为马蒂亚在弄丢妹妹的那一天,马蒂亚在回家的时候被路上尖锐的物体划破了手掌,导致鲜血直流,这就奠定了马蒂亚自我惩罚的方式。

    说了这么多有关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的知识,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弗洛伊德学说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学理论,这套东西是一种学说,但很难发展成为一种理论。弗洛伊德的那套学说有点玄学的味道,他的学说一部分是既能证实也能证伪,另一部分却是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这就导致了研究弗洛伊德学说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即使在今天,弗洛伊德学说也依然充满了争论。但无论怎么样,就现阶段而言,弗洛伊德对心理学上的贡献是依然值得肯定的。

    接下来的故事就比较简单明了,既然马蒂亚和爱丽丝无法从正常人身上找到阳光,吸取温暖,那么马蒂亚和爱丽丝就自然而然的从同类身上找到了阳光,从彼此的身上吸取到了温暖。马蒂亚和爱丽丝在一起的时候,马蒂亚就可以暂时的抛弃那些数学问题(数学是他的天赋,也是他用来逃避现实的工具),爱丽丝也可以暂时不去在意自己身体上的缺陷。这两个受伤的孩子靠在一起,相互取暖,相互治愈,艰难而缓慢的长大着。

    在这个过程中,乔尔达诺细致的描述这两个孩子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乔尔达诺把这两个孩子的心理绝望,对他人的防御,对周围环境的恐惧描述的极其到位,基本就让我相信了这就是乔尔达诺的心路历程,这就是乔尔达诺把自己的心路历程映射到了这两个孩子身上。其实我也一直有个疑问,乔尔达诺究竟是靠着先验知识去描述那两个孩子的内心,还是这真的就是乔尔达诺的心路历程?

    马蒂亚和爱丽丝在艰难的成长着,成年之后,马蒂亚因为数学上的天赋,被国外的知名的机构邀请去研究数学,而爱丽丝则是嫁给了生活。但是你也可以想象,像他们这类人很难有我们意义上平静生活,爱丽丝最终还是和丈夫产生了难以弥补的裂缝,基本到了离婚的地步。马蒂亚在数学上有了大成就,但这只是加深马蒂亚的悲哀。因为之前说过,数学是马蒂亚用来逃避现实的工具,而马蒂亚在数学上取得的成就越大,马蒂亚在生活上失败就越大,这一点作者通过描写马蒂亚所租的房子,表现的极为突出。马蒂亚在国外数学机构研究了几年数学,但是他所租的房子和你几年前入住的时候一模一样,既没有少一件东西,也没有多一件东西。这时候如果你对比一下马蒂亚在研究所的同事,你就能看出这其中的巨大反差。那个同事有房,有妻子,还有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他们愉快的生活着,而马蒂亚除了数学,一无所有。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在马蒂亚就要发表一篇重要的数学论文的时候,马蒂亚收到了一封由爱丽丝寄来的信。信上只有寥寥几个字,说他必须回来一趟,什么原因也没有说明,而马蒂亚真的就丢下了他重要的数学论文,第二天就飞回到了爱丽丝的身边。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爱丽丝对马蒂亚的重要性,也能看出马蒂亚对阳光和温暖的向往。

    正当我以为会迎来一个大团圆结局,马蒂亚和爱丽丝相互治愈,最终走到一起的时候,马蒂亚在匆匆见了爱丽丝一面之后就又飞去国外了。马蒂亚飞走是因为他觉得爱丽丝已经是其他的人的妻子了,他不应该掺和其中。而爱丽丝寄信给马蒂亚,是以为她的婚姻已经破裂了,她想和马蒂亚在一起。但是谁能想到,作者最终还是把他们拆开了呢?

    这结局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电影的故事也不复杂,就是一个男人和他侄子相互成长,相互治愈的过程。有趣的是,电影的结局不是那种两个人解决了彼此之间的矛盾,然后愉快的生活在一起的大团圆结局,而是男主李虽然经过了很多努力,但心中的那个伤口终究没法治愈,所以李最终还是没回到曼彻斯特去和他侄子一起生活,而是在曼彻斯特旁边的一个小镇上生活。《海边的曼彻斯特》主要是刷新了我以下的一些观点,让我意识到,那一句“时间是治疗所有伤口的灵药”也不是那么准确了,“时间能治愈所有伤口”更是成了一句屁话。其实《海边的曼彻斯特》经过美国的本土化之后,结局已经稍微美化了一下,虽然没有大团圆,但是李还是在收拾他的房间,准备迎接他新的生活。

    更绝的是,在小说的结尾,男主在飞机上的,看着飞机窗外明媚的阳光,脑海中想象出了将来带父母来这里生活的美好场景。对于马蒂亚这样心中有一大块的缺失,前半生都生活在自己构筑的高高围墙之后的人来说,在离开了唯一能带给他阳光,带给他温暖的爱丽丝之后,明媚而阳光的生活真的是有可能的吗?我感觉这是乔尔达诺留给我们的开放性结果,要么是马蒂亚开始了新的生活,要么就是用这些温暖的想象来反衬马蒂亚心中的凄凉,至于选择相信哪一个结果,就完全取决于个人了。

    其实我更倾向与后者,因为在我的观念里,欧洲对“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这句话的理解,比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要深刻,都要让人不寒而栗。你看中国,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结果,虽然双双殉情,但也化身为了蝴蝶,稍微给你一个美好的愿望。你再看罗密欧和朱丽叶,最后他们死了,两大家族也因他们的死亡而出现了和平,但是你真的相信缔结于死亡之上的和平能够长久吗?你再看看欧洲一些其他作品,他们的悲剧可都是丝毫不留余地的!

    《质数的孤独》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作品,非常值得一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1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96评论 3 38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4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3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4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1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2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6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3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3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6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5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3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