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菊花是一种中药材,为解表药里面的发散风热药。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由于花的颜色不同,又有黄菊花和白菊花之分。
药性: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3、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4、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煎服,5~10g。黄菊花偏于疏散风热,白菊花偏于平肝、清肝明目。
药理作用:菊花水浸剂或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致病性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本品对某些流感病毒和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菊花制剂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并具有解热、抗炎、镇静、降压、缩短凝血时间作用。
学习笔记,分享以上。来源:相关专业官方教材。
后记:在小编的认知里,真正熟悉的只有野菊花。
至于药房或者卖花草茶的营业点出售的菊花,小编知道的也就是看到它们在各销售点出售时,经过加工的制成品。这种菊花跟野菊花花型的大小,差不了蛮多。
倒是一些景点专供观赏的菊花,各种颜色都有,花朵的形状也很大,但它们除了供观赏以外的价值,小编的认知有限。
这里就来说说野菊花。
田野边,山脚下,是野菊花分布得比较多的地方。
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菊花的根部,干枯的菊花老茎旁侧,会发出新芽。
这些新芽,它们慢慢的长成柔软的嫩茎,嫩茎的两侧,又长出来毛茸茸的新叶来,这种嫩茎长大以后,就会长出菊花蕾,菊花就是开在这种长大了的菊的茎上。
这种在开春的时候,菊的老茎侧旁长出来的柔软的嫩茎,是黄牛最喜欢吃的草料。凡是有这种嫩菊茎的地方,黄牛的舌头,伸过去一卷,舌头就像锋利的刀子一样,把嫩菊茎割断吃掉了。
(未完待续)
部分图文简书首发。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