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说,上大学的孩子一放假回家,就开始日夜颠倒,晚上不睡,玩游戏啥的到深更半夜,第二天睡不醒,到了中午才起来,问吃什么一句“随便”回复,各位老母亲各种看不惯,憋成内出血。
大家都说,这放假在家是这样,在学校没人管,更不知道怎样了。
朋友的姑娘每天在家都是夜里两三点睡,她也提醒过几次,没有效果,她家姑娘说,就是喜欢夜里的安静,喜欢自己和自己呆在一起的感觉。
怎么办?提醒无效,依然故我。
上学后怎样,更不知道。从我和我姑娘的聊天发现,晚睡的也在大多数。
记得曾经有一个报道,说的就是年轻人的晚睡问题
其实不光是年轻人,90后,越老越多的中年人也开始失眠,好好睡一觉成了奢侈。
同学今年刚刚45岁,工作顺利,事业有成。姑娘成绩优异考上985 重点大学,父母身体健康,按理说他样样称心如意。
可是还有一样烦恼,就是失眠。整夜整夜睡不着,头发都白了。
就是没困意,非常清醒。
俗话说,年轻的时候睡不醒,老年的时候睡不着。
他说,是不是我提前衰老,进入了老年期,不然怎么会睡不着呢?
《睡眠革命》一书里提到,失眠不可怕,可怕的是,失眠带来的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
每天必须睡够多少个小时,就能保证睡眠充足?这也是错误的。
一个人的睡眠周期,一个循环是90分钟,从浅睡眠到深度睡眠再到醒来,能保证一两个周期运转正常就够了。
能睡得久当然好,不能睡得久,只要够一个睡眠周期也没有问题。
当时看到,我就很欣慰,为了那些为了失眠忧心忡忡的人们。正确理解睡眠真的非常重要。
每年的3.21日是世界睡眠日。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
我们国家5003年引进“睡眠日” 倡导:健康睡眠,益智健脑。
其实我自己也是深有体会,如果早早睡下,休息好了,心情愉悦,头脑清醒。反之,大脑混沌,脾气暴躁。
有一篇文章说过这样一句话:熬着最深的夜,敷着最贵的面膜。
有时候莫名会有一种焦虑,就觉得眼睁睁看着她在眼前流走,也好过自己睡觉。
对睡觉就觉得是浪费,是虚度光阴。
说到底还是情绪的问题,而不是睡觉本身。
因为焦虑,熬着夜,因为熬夜睡眠不足,心情不佳,情绪暴躁,影响工作和任务完成,然后继续熬夜拼时间……
如此,恶性循环,困难重重,越困越深,无法自拔,在熬夜的路上一路狂奔。
这熬的已经不是夜,是死扛的一股劲,是命。
睡不好,真的会让人情绪变差。这是我的亲身体验,虽然我也很喜欢在静静的夜里,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可是我现在还是觉得需要改变。
没有什么比自己有个好心情,好身体更重要。
冷静,一起深呼吸,放下包袱好好睡觉,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