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大年三十,你们在谁家过?婆家?娘家?会有去谁家过年的矛盾吗?
1
早晨醒来,摸起手机,看到闺蜜发来一条信息:
又过年了,年年过年,怕过年…
看到信息,不免有些惆怅。
闺蜜在上海工作,远嫁给了同在上海工作的先生,先生的家在D市的某个农村。
闺蜜结婚前,从不在乎远嫁,认为两情相悦就好,家庭都是其次的,又不跟人家爸妈过。
结婚初期,每到过年,屁颠屁颠儿的跟着先生回D市老家过年。
闺蜜是家里的独女,因为父母都是公职人员,在家自然是娇生惯养,去日本留学那些年,也没有受过什么苦。
而先生老家十分寒冷,每次回去都让她恐怖好多天。
今年,因为生了宝贝,也才刚刚三个多月,不想让孩子跟着地铁、公交转高铁再转公交这样折腾,就跟先生商量不要回老家。
可她家先生是个很传统的人,认为过年一定要回老家。
闺蜜就很委屈的说,我们大吵了一架,我要自己带着孩子在上海过年,不要一起回去…
闺蜜抱怨说,结婚四五年了,每每过年总是跟他一起走,这些年,也从来没有陪自己的父母跨过年,只是在年后回去住几天…今年有了宝贝儿,却要独自一人带孩子过年…
2
看着满屏的文字,也跟着有些伤感。
女人总是感性的,找到心爱的男人,总会全身以待;有了孩子,把时间、经历都放在孩子身上…
过年,是个轻松又沉重的话题。
辞旧迎新,谁不想跟爱的人和和美美一起跨年,度过良辰美景?
往年闺蜜跟我诉苦时,我总是一脸嫌弃地说她自找苦吃。
而今年,非常理解闺蜜的心情。希望自家先生能留下来陪伴孩子和自己过年,又理解他的归心似箭。
每年一到过年,对于在外地打工而又远嫁的姑娘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于我这样,在本地,又嫁于本地的人来说,也只能隔着手机屏幕一声叹气,然后安慰她一些可有可无的大道理。
3
在我们这里,也不知是何种缘故,出嫁的女儿大年三十、初一只能在婆家过,到了初二才可以回娘家。
结婚初的三四年,我也是年年跟着先生回老家,先生家里姊妹四人。每到过年,也并不热闹,只是聚在一起吃每顿饭,也没有什么仪式感。
到了初五,也就各回各家。总感觉人越大,过年越没意思。
这些年,有了两个宝贝,有了自己稳定的家,也只是大年初一回婆家,一起吃顿午饭,晚上就回了自己家。
感觉这样也挺好,不用年前像逃荒一样,大兜小兜的衣服、生活用品搬回老家,年后,再原路返回…
再者,逃荒似的跑回去,折腾出一间像样的房间,也是费时费力!
既感觉麻烦,又感觉不到归属感。
过年,本来就是在忙碌了一年后,有个歇息的时间,做一些平常没机会一起做的事儿,比如旅游、一起出门见朋友…反倒更能增进彼此感情,也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和另一半。
弱弱的问一句:还有十天过年,你在哪儿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