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城市里
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
想着同样的事情
怀着相似的频率
在某站寂寞的出口
安排好了与我相遇
2012年8月底,我开始了大学的日子,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去一个新城市,也是我和广播缘分的开始。
那时候学校流行一种头戴式收音机耳机,专门四六级考试时候使用,毕竟四六级考试用次数太少,一天无聊就打开了收音机功能,没想到就是那天,我遇到了零点深蓝,从此开始了听广播的日子。
零点深蓝是当地的一个晚间节目,播出时间是夜晚11-1点,就是每天的结束和另一天的开始,两个小时,跨越着两天,成了深夜无眠的人的一种慰藉。
节目有两个主持人,一个是留着长发擅长绘画的林伟大叔,一个是研究生的孟同学,这个节目是他俩一手组办的,节目由他俩轮流主持。怎么说呢,两个人的声音都很有特色,感觉都不一样,但是我都喜欢,可能喜欢的是他俩的相似处吧,富有磁性的温柔声音。
每天节目播出,都有一个主题,然后大家留言,主持人会选择来念。就这样的一种仪式,总会让我有很大的参与欲望,因为我想听到自己文字,从主持人嘴里用一种感情念出来。那时候,只要主持人念我的留言,就觉得特别开心,那时候留言总是写很多字,满满的诚意。
那时候留言的人挺多,微信公号也没现在火热,在那个城市里,那么多人,守着一个相同的频率,听着相同的音乐,诉说彼此当时的感受,真的很美妙。留言里,有失眠的学生,有加班的白领,还有一群只是为了这个声音而做的等待,是的,我就是单纯的喜欢这个声音,这种感觉,开始熬夜坚守在电台的另一端。
也会很好奇主持人背后的生活,好奇那个好听的声音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听久了,对主持人也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知道了大叔是每天晚上十点骑着自行车听着音乐去广播台上班,那时候就想,这是一幅很容易有画面感的场景,但是很奇怪,我也能感受到大叔一路上放松的心情。
节目里主持人也会用自己举例子,有一次是讲朋友圈的话题,每个人的朋友圈都代表了那个人的状态。主持人说他很少发朋友圈,因为觉得没什么想分享的东西,这点其实和我很像,很少更新动态,因为觉得并没有什么太触动自己的东西。因为互动比较多,主持人也熟悉了我的Id,有天我就要来了支持人的私人帐号,更多的是好奇,好奇这个很少发动态的主持人,会有一个怎样的朋友圈。是的,不出所料,一页就看完了几年来他所有的动态,很干净的朋友圈,分享的东西里有一篇他喜欢的关于电台的文章,还有几个他自己节目的分享,便无其他了。
他的头像是一只猫,他说是只流浪猫,有一天不知道为何就趴在了他家门口,因为他家并不是住一楼,那只猫选择了他,他这样说到,从此成了他家的一员,自然而然。他活的很淡,所以节目也做的让人感觉很舒服。
后来节目稳定了,也有新人进来,都是新来的人,就到夜间节目来练手,因为零点深蓝是那个电台最后一个人工主持的节目,凌晨一点之后,都是录播了。新人换了好几个,他们也换掉了,换到了别的岗位,熟悉的声音不在了,那个节目也很少打开了,听久了,喜欢最多的,不是节目本身,而是那个人了。
后来看微博更新说他重新回归节目,特意准备好等待着节目开始,还是熟悉的声音,只是声音里多了一些紧张,他笑着解释,说他很久不做节目,有些紧张。就这一个小事,让我找到了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主持人的理由。人在什么时候会紧张呢,面对自己熟悉的环境还会紧张又是什么原因呢,这种问题,就像是问一个害羞的女孩子为什么和喜欢的男孩子吃饭时候吃的很少一样吧。因为心里有爱,因为在乎,所以即使熟悉,即使了解,依然会紧张。
他也在节目里谈起过现实的无奈,说他不喜欢说很多的话,却要每天说最多的话,说他喜欢听轻音乐,可是节目里不允许放纯音乐,他就把自己喜欢的纯音乐当成了背景音乐。他有自己的音乐库,里面有很多年之前的老歌,他会放给我们听那些老歌。总之,喜欢那个节目,更多的是因为喜欢主持人吧,从一个主持人的语言里,感受到他对广播的热爱,对音乐的熟捻,对情感的真实。我想过自己为什么会熬夜等到这个节目,我想,这就是答案。
很巧合的是,我上大学那年,零点深蓝刚刚创办,我毕业的那年,在毕业季里,它宣布结束。也不是完全结束,只是换了时间,换成了每天夜晚9点到11点,支持人也彻底换掉。还记得最后结束的两天里,支持人说了很多自己的感受,也有很多听众留言,那两天里,放了节目里播放最多的几首歌,更多的时间是去读听众的留言,每个人都说了很长很长的话,连续两天,四个小时,在我们听了几百遍的片花里,没有说一句再见,就结束了。
片花是这样说的:在这城市里,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想着同样的事情,怀着相似的频率,在某站寂寞的出口,安排好了与我相遇。
今天听歌无意间听到了孙燕姿的同类,这首歌,以前听广播的时候,每次雨后主持人都会放,如今我也不在那个城市,那个节目也已经变成了完全不一样的样子,听着这首很久没听过的歌曲,很怀念当初听广播的日子。
怀念但是一点不伤感,在那段彼此陪伴的日子里,我们都不孤独,因为我们遇到了自己的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