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试考的,上了考场才知道题型。希望3门要么都过,要么都不过,都过的话顺利取证,都不过的话,我就死了这条心安安心心转行,最不希望有的过有的没过,还得纠结要不要补考。
话说,三茅和鸭题鸭的真题不够真呀!三茅的一级网课考前串讲不准呀!代报名机构考试题型的消息不对呀!
(如果过了——厉害厉害,这都能过,不愧是……如果没过——题型不清楚,没有针对性练习,正常!哈哈,台阶都找好了。)
第一场理论考试,三茅和鸭题鸭提供的真题和模拟题一致,25题职业道德,60题单选,40题多选,职业道德一题0.4分,共10分,单选多选一题0.9分,共90分,合计100分。本次考试单选80题,每题0.5分,合计40分,多选60题,每题1分,合计60分,职业道德零散分布于单选多选中。本来的策略是集中主要精力攻克单选,同时多选、职业道德再对一部分,基本保证及格。可这么一来,多选占比60%,通过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第二场技能考试,2道简答题,4道案例分析题,与真题形式一致。如果有一门能通过,这一门的可能性最大!每一题都经过了认真思考,还打了草稿,将能想到的都写了,态度端正,字体工整、卷面干净。
第三门综合评审,备考花费时间最少。三茅和鸭题鸭的真题主要是公文筐,3个小时处理10个文件,根据工作经验,结合教材作答。而代报名机构非常笃定地说是综合评审,考前一天再次确认,对方说包括3大题,第1道案例分析题,第2道方案设计题,第3道一篇小议论文(根据给出的案例写)。下午拿到试卷,我傻了,题型是被缩减的公文筐——1.5个小时处理5个文件。凭借三茅网老师讲公文筐的印象,结合日常工作,虽把试卷写得满满当当,但估计踩分不够。如果说3门中有1门没过,可能性最大的就是这门了。
不过,根据我从小到大考试的经验,感觉好的不一定过,感觉不好的不一定不过。开心或者失望都为时过早,考完试意味着解放。就像学生时代那样,成绩出来前的那几天,是最开心的。
以后,要经常接触考试了。不过,我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室里,我不再是坐在课桌边的那一个,而是站在讲台上的那一个、监考的那一个、改卷子的那一个。
明天,开始打起百分之一百二的精神,为新角色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