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坂幸太郎:一想到人类居然不用考试就能为人父母,真是太可怕了!
在每一个父母心中都有过孩子不听话的片段,或者你正在经历这场“孩子不听话”的战斗。
如果是,那么我得先恭喜你,有幸看到这篇文章。又如果你还没有为人父母,或者已经过了孩子的童年,也没关系,也能给你带了不小的启发。
1、教育的背后不是打压
我作为一个老师,也同样是一个父亲,听过很多身边这样的零碎语句,甚至包括我自己也有,又或者是自己童年经历过的语言碎片。
你看小明多懂事,你呢?能有人家十分之一我就烧高香了。
就你还想唱歌做明星,算了吧!先不说你这长相,我看你就是三分钟热度。
这么简单都不会,这么简单你都做不好,简直比猪还蠢。
你怎么这么玻璃心,这点打击就受不了,以后还怎么生存。
你有没有想过,这么多无形的刀疤,却流血不止。三国时候的曹丕,有知道的吧,在幼年或者少年的时候,因父亲曹操偏袒于曹植和曹冲,过分打压曹丕,最后酿成了曹丕的阴刻心理,也断送了曹丕大好壮年时光,排入了短命皇帝的青册。
心理学家沃德博说,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与笑话的,总是会相信父母所说有关自己,最后变成自己的观念。
我们每个父母心里都藏着一把温柔的刀——“懂事”,就是这把刀造就一个有一个刽子手的父母。
想要孩子“懂事”的背后,仔细深思下,更应该就是想图个“省事”。随着孩子的出生,中国80%的家庭的责任负担瞬间升级,噪心的频率逐步提升到“冠军”阶台。
现在,我学生的背后也有好多家长,步入教孩子“懂事”的阶段,最期望的就是我们补习社什么都能把孩子的所有包下,图个打麻将的省事心理。还在一盘敦敦教诲,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不懂的要问老师,把作业做好等等,瞬间站到了教育专家的顶端。像这样的心理,我更认为就是父母期待着一劳永逸,作了一场遗言的告别仪式。
而且像这样的家长,脾气不会很好。记得有一次晚上,小孩放学的时候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老师打电话给家长要过来接。反而遭到这个家长的发飙,说我们补习社应该要具备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能力,这么大的雨,应该要我们开车把小孩送回家才行。
说句实话,有这样的心理的父母,肯定是他们父母当年没有教好的缘故。
很多时候,小孩子确实有很多事是坚决不能尝试着去做的。比如,打桩机旁边观看,烧开的水等等事情,但是他们并不明白,也不懂。到这个时候你就会以自己的见识批评,或者辱骂、打击、命令等等,但是正是这些举措,就导致了孩子性格的变化演练。
亲子教育,家庭教育日渐走向我们家庭,很多道理都是明白的,有的甚至都麻木,其关键一点就是缺少时间。
时间的缺少,就变成了暴戾的父母。
2、教育是时光机
不听话的小孩还是会努力讨好作为父母的你,可能你依旧还是对孩子的不耐烦和呵斥,这些都会逐渐翻译沉淀成为孩子心底的沉默、隐忍和恐惧,并且这些都会随着教育时光机穿梭到未来。
其实,在孩子的内心里,只是害怕被放弃而已。仅仅为了这点,孩子就会努力去苛求自己做到更好,但是孩子的一次次优秀都成了你喧嚣的借口。
比如说,一个孩子之前不可及格,这次考试考到了80分,而回家得到妈妈的评语竟然是,还有很多更好的,这点成绩有什么开心的。
但是现在,我们家庭亲子教育里面这些都阐述的很明白,不少家长不会这样做了,但是还是难排除再极度心烦的情况下会上演这样的剧情。但是,往往又出现一批娇惯现象的孩子,孩子就又会出现一批张扬、跋扈、专横等性格。不论是那种的教育,最可悲的就是父母的拿捏不当,都是要通过教育时光机伴随孩子一生,坎坷只是父母的重复。
父母的含辛茹苦,成了等待孩子的道谢,同样父母的含辛茹苦,也成了孩子等待父母的道歉。
含辛茹苦,这个名词我觉得应该要改成被动动词,不能从父母的口中说出,而是要慢慢去花时间,让孩子感受到时刻含辛茹苦的父母,这便是最好教育的春天。
有人说,教育就是一面镜子,想要孩子道谢,那么父母应该学会道歉。那些不正确的情感表达和对孩子的需求,都是一种可怕的反馈,最后都只能成为孩子心理疾病的源头。所以,父母过多强调含辛茹苦,只会使得孩子的反感。
临床心理学上说,语言虐待就是父母的不察觉不好,而子女都是不会表达麻木并合理化。这些看不到的伤痕,比身体上的虐待更加严重,只因为它们会穿越。
孩子最美的无价童年,是需要时间的呵护,而不是没时间的借口。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给人看,更大的悲剧是,无价的东西已被毁灭却无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