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古神话
第一节 神话的产生、流传和保存
1.什么是神话?
A:神话,简单讲,即关于神异形象的故事。
上古神话从本质上说,则是原始人类基于生存需要和幼稚思维,对于自然、自身和社会想象出来的种种呈现和描述。
2.今见保存上古神话较多的著作有哪些?
A:《山海经》《楚辞・天问》《淮南子》,此外《诗经》《左传》《逸周书》《穆天子传》《尸子》《列子》《吕氏春秋》等也有一些关于神话或与之相关的传说的零星记载。
3.什么是山海经?
A:《山海经》是今见唯一一部较多涉及上古时期的文学著作,可惜并非记述上古神话故事的专著。
《山海经》著录于《汉书・艺文志》,称“十三篇”。今见《山海经》十八卷,包括《山经》五篇,《海经》八篇,《大荒经》四篇和《海内经》一篇。多出的后五篇疑为刘歆校书后所增补。
第二节 神话形象和故事
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和黄帝蚩尤之战选自哪里?
A:后羿射日选自《淮南子》
鲧禹治水选自《山海经》
黄帝蚩尤之战选自《大荒北经》。
精卫填海选自《北山经》
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精神、艺术及影响
1.上古神话的主导精神:
( 1)在人与自然这一最根本的神话主题中,中国上古神话大多凸显人的作为和主动精神;
(2)就神话人物而言,无论是神性十足的自然神、天神,还是被神化的人间英雄都被赋予救苦救难的神圣使命;
(3)在面临困境、灾难、挫败时,坚韧不屈的精神被张扬。
(4)与自然抗争中前仆后继、生生不息的世代相承精神。
2.上古神话的艺术特征:
(1)反映了上古之初人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斗争的业绩,歌颂了人民战天斗地的恢宏气魄和坚强意志。
(2)诗性思维,富于形象性和想象力。
(3)形式上幻想丰富,极富浪漫主义精神。
3、上古神话的文学影响:
(1)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李白的诗歌,后世的小说、戏剧中的大量神话元素。
(2)浪漫主义手法成为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方法,神话中的想象,庄子、屈原、李白等人诗文中奇特的幻想、大胆的夸张等。
(3)内含的民族精神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如女娲补天的忧患意识,炎帝(神农氏)的厚生爱民,刑天的反抗精神等,为后世文学创作所吸收继承,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
如有错误,请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