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朋友圈刷到好友的婚礼照:她穿着简洁的白色抹胸婚纱,戴着星星形状的耳坠,手捧清新的百合花束。风格优雅俏皮,一切都像我们小时候畅想长大后做新娘子一样。
她一脸娇羞地依偎着新婚丈夫,笑容甜蜜幸福。我为她感到高兴,同时心里也一阵酸涩。
作为相识七年的好友,我既没有担任她的伴娘,也没有出现在浪漫温馨的婚礼大合照上。
因为好友结婚了,我是刷朋友圈才得以知晓。
我与好友相识七年,交情匪浅。毕业后她留在老家,我南下福州。每次回老家,我都会挤时间跟好友相聚。难得相见,总会聊得分外热切,平日里的点滴恨不得全拿来分享,弥补对方不在自己身边的时光。
不论多么不舍,相聚也免不了分离。终究一切还是会恢复平淡:偶尔联系、闲谈几句,匆匆问候、匆匆道别。对方的近况往往通过朋友圈的更新情况推断。
时间长了,琐碎的烦恼也好、快乐也好,都成了说不出口的沉默,除了问候道别,我们还能聊什么?
平日里也有过想要倾心交谈。尤其是实习的那段日子,初来乍到,被同事刁难,下班后一个人躲在班车最后一排哭。在微信输入框里写下大段心情,担心自己的情绪感受太过琐碎,絮絮叨叨写满前因后果,似乎并不值一提,给对方平添烦忧,最终还是一一删除,发一个有趣的表情称:无惊无险,又到六点。
或许对方也有过这样的情形吧,本想诉苦,一开口,又成了笑谈。
记忆中的感情深厚已是年少时的单纯投缘,时间和距离,让彼此的印象显得模糊,也让我们曾经的默契熟悉变成了生疏客套。
正如年少时的许诺,无论时间还是距离,都无法改变一份真挚的情谊。因为真正被改变的,是我们。
对方不在身边的日子里,我们飞速成长着,无声无息地变化着。以致于哪怕情分依旧,我们却不再了解彼此。
就好比我已不确定她是否还那么像当初一样喜爱《海贼王》,她也不了解我已经很久不穿曾经一起买的棉布裙。
我也曾不甘心多年的朋友就此疏远,抓住一切机会重拾过去的熟悉和默契。试过隔三差五发微信聊天,每逢周末便想着语音视频,连发朋友圈都比平常更用心积极。平常发生的趣闻也都记在心里,只为了聊天时能多一两个有趣的话题。
然而这种紧锣密鼓式联络没持续几次,就不了了之。
因为太刻意,也太辛苦。像是每天都要为对方写一份日常清单,维系感情成了一份必备功课。
明明已经长大,却固执地以少年的方式维系少年时的情谊,显得那么大费周章,双方都不得不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勉力维系这种情谊,不仅疲惫不堪,反而将一份珍贵的记忆变成了千斤重的包袱。
或许最应该做的就是承认我们无力以过去的方式维系一份遥远的情谊。因为我们早已长大,要花更多的心力去经营新生活,结交新朋友,维持新的人际圈。
成年人之间的情谊,果然如同“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仍然会偶尔联系,仍会互相惦念、相聚叙旧,会祝福对方一切顺遂,始终还是会记着对方是自己要好的朋友。但是我们也确实无法再像年少时一般熟悉和了解,也难以回到仲夏夜晚趿着拖鞋买刨冰、伴着蝉鸣说心事的日子。无论如何不甘,也不再能了。
你要结婚了,伴娘不是我。
但我仍然衷心地祝你幸福,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