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行业的很多公司都是中国制造业的代表,比如白电龙头-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和海尔智家;
黑电代表企业TCL,海信电器及长虹;厨电龙头企业-老板电器,华帝股份;小家电的龙头企业-苏泊尔和九阳股份;
白电企业的在手现金充裕,分红率高,估值低,是价值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爱股。
B2C的商业模式,产品看得到,摸得着。
家电行业当前面对的不利因素是消费增速在放缓,房地产推动家电需求,主要看期房的数据而不是现房,房地产滞后影响仍在。
但是我们也看到内销新增需求和更新并存,十年前的销售数据就是默认现在的更新量。
同时进口替代是个必然的趋势,国产家电的份额和价格都提升。龙头企业纷纷开启买买买模式,加强自身护城河,同时也在海外布局。
行业的基本情况
家电产品主要包含了大家电和小家电。
大家电包括白电和黑电。其中白电又包含空调,冰箱及洗衣机,黑电即电视。
小家电则包括厨电和其他小家电,典型的代表是厨电包括油烟机,燃气灶及消毒柜,其他小家电则包含了电磁炉,电烤箱及吸尘器等。
大家电产品同质性强;小家电产品差异较大。
空调行业竞争格局
国内公司:格力,美的,海尔,海信科龙,志高,奥克斯等
国际对手:大金,松下,三星,LG,开利等
空调行业:内销以新增需求为主,受气温,房地产等影响较大。国内空调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强,占全球供货70-80%。节能环保推动产业升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平稳,国内龙头企业继续发挥规模,渠道优势。
冰箱行业竞争格局
国内公司:海尔,海信科龙,美的,美菱,新飞
国际对手:松下,三洋,三星,LG,惠而浦,西门子,伊莱克斯
冰箱行业的出货占全球40%,受技术特点,运输成本等影响海外产业继续转移的空间不大,外资品牌主导技术进步,国内龙头同步推动;市场格局弱平衡。
洗衣机行业竞争格局
国内公司:海尔,合肥三洋,小天鹅,美的,荣事达等
国际对手:西门子,惠而浦,松下,三星,LG,伊莱克斯等
洗衣机行业的需求结构稳定需求为主,产业升级推动消费升级,滚筒等高端产品放量。出货占全球1/3,供应格局稳定。产业整合缓慢拉开。
电视行业的竞争格局
国内公司:海信,长虹,康佳,TCL,厦华
国际对手:三星,夏普,索尼,松下,日立
电视行业:电视剧的渗透率很高,总体需求稳定。技术驱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整机组装进入壁垒较低,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国内彩电厂商进入液晶面板,模组等上游产业链。专利壁垒日益严格。
小家电行业的竞争格局
国内公司:九阳,苏泊尔,爱仕达,美的等
国际对手:西门子,飞利浦,SEB,松下等
小家电行业低普及率带来巨大需求空间。国内市场处于小家电消费支出占比提升阶段。单品保有量提升,均价提升,品牌拓展。
技术创新,功能创新驱动市场需求。竞争先发优势明显,市场领先进入者获得品牌,渠道优势。细分领域龙头公司成长路径有国际巨头可循。
研究方法:
上下游产业链:
家用电器行业是重要的中游制造业。
家电行业的上游是原材料(钢,铝,锌,液晶屏和模组等)及中间部件企业(压缩机,电机,面板,集成电路等零部件制造业)。
上游零部件企业相对规模较小,客户集中度高,重要客户占比大。整机厂对零部件企业的溢价能力强。在原材料涨价期间,整机厂可以凭借溢价能力将部分原材料压力转移到上游。
家电行业的下游是直接连接终端销售渠道。整机厂对下游溢价能力也很强。
家电行业的成本构成:
家电的产品不同,成本构成也是不同的。基本上原材料占比80%,剩下的是直接人工和折旧费用
空调成本当中,压缩机成本占达30%,然后是电机,钢材,铜管。铜在整个空调成本占比较高。
冰箱成本当中,压缩机占比25%,注塑件(发泡料)25%,电机10%。
洗衣机的原材料成本占比都差不多。前三分别是电机,离合器,电控件。
液晶电视成本:LED屏幕占据60%以上,而在面板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达80%;
家电的经销商模式
过去国内家电企业主要采取层层分销的经销商模式,这种销售模式渠道层级较多,且每个层级分销商均有盈利要求且仓储,人力等成本也相对较高。
最近两年,电商模式兴起。在电商模式下,仅有配送及仓储成本,规模优势将更为明显。
从家电厂商层面来看,也愿意和电商合作或者自建电商渠道。随着费用更低的电商渠道崛起,家电厂商可通过提高出厂价与B2C电商共同分享渠道层级压缩带来的利润空间,推动自身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家电需求
家电需求由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两块构成,以国内需求为主。
国内需求是由城镇及农村需求组成,其中又分为新增需求及更新需求。
家电的新增需求来自新房装修和保有量提升所释放需求。
过去几年国产替代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外资品牌占比大的行业有进一步洗牌的空间,提供的新增的需求。
家电行业的三大驱动因素
1.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家电普及
家电属于耐用消费品,家电消费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2.技术升级引发消费升级
家电企业致力于发掘客户潜在需求,客户差异化,提供细分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3.新品类出现带来家电行业的扩张
白电新产品主要体现在技术升级,新品类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小家电上。比如,我们看到空调行业里变频空调占比提升;冰箱里三门,多门冰箱占比提升;洗衣机里的波轮洗衣机占比提升;大尺寸LED电视占比提升等。
未来发展的3个看点
1.一二级市场的消费升级,各类高端家电产品占比上升。
2.三四级市场的普及和品牌化。
3.当然要当心现在的消费降级的出现。
4.龙头企业走出中国,全球品牌的建立。
一般模式:从OEM出口起步;先市场后工厂再品牌;先易后难,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代表企业:美的
海尔模式:直接以自主产品出口为主;先难后易,先在发达国家建立品牌;直接在发达国家设立工厂。
无论何种方式,国内领先的家电企业均已开始着手建立全球品牌。
5.龙头企业的集团化竞争格局形成。格力集团,美的集团(美的+小天鹅),海尔集团,长虹集团,海信集团。
家电行业的数据来源
出货端数据:产业在线
终端零售监测:中怡康
渠道安装数据:奥维云网和渠道调研
保有量和地产销售数据:国家统计局
家电行业的研究方法
1.自上而下:考虑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及居民收入变化对行业消费需求的影响;产业链变化对竞争格局的影响。对行业景气的拐点判断重要。
2.以空调行业为例:空调需求由装修,保有量提升及更新需求构成。地产销售对于空调销量有约三个季度时滞影响,当地产景气度处高位,空调渠道开始补库。夏季天气则是影响空调旺季销量的核心因素。
3.自下而上:寻找管理层战略前瞻,执行力强,产品创新能力强,有一定技术壁垒和分销渠道的优质企业;治理完善,管理优秀,有扩张能力的企业,管理层的激励也非常重要。
4.估值水平:选取合适估值方法
DCF法:优点,适用于现金流稳定,周期性弱的行业,如小家电等
缺点,主要弊端在于参数选取的困难,如增长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
说明,主流理论估值方法,关键在于增长率及WACC等的合理选取,需要对参数作敏感性分析
P/E法:优点,简单易行,与市场系统估值,行业平均市盈率或历史市盈率比较确定估值水平
缺点,弊端在于不反映盈利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且并不反应企业现金流状况。国际比较时暗含了不同市场估值可比。
说明,常用的相对估值方法。国际发达市场白电较低,小家电较高,这反应行业在不同市场的周期性差异:在国际同业增长率远低于国内。适宜用改进方法,PEG估值。
P/B法:优点,避免了P/E估值的弊端,即反映企业盈利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以及企业盈利为负时P/E方法的失效。
缺点,弊端在于假设资产的盈利能力相同,忽略资产的质量区别
说明,相对估值方法,对于家电行业来说,资产比重较轻,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各不相同,品牌及渠道等无形资产优势显得更加重要,慎重P/B方法
结论:好公司并不代表好股票,股价是否已充分反映公司价值?尤其要注意地产数据对家电的估值影响极大。
核心标的:苏泊尔,格力电器,美的集团,老板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