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跟同学吃饭,聊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孩子繁重的作业、以成绩分班、升学率是KPI以及父母之间的攀比等等状况,颇感担忧。其实,哪里轮到我们担忧,学龄教育一直是被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各界人士各种发声,是国家重点关注、重点整理整顿的领域。
首先,我们问一下,这个现象背后的假设是什么?孩子的未来是分数决定的,考上什么样大学就会拥有怎样的未来。这错了吗?没错,这是个大概率事件。分数,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孩子智力、勤奋及自律等优点,这些优点确实是一个孩子拥有好未来的因素,考上好大学,就更有说服力了。可是,当把分数和考上好大学作为一个孩子唯一出路的时候,当家长们把对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一点的时候,当学校、甚至社会把教育资源都往这个方向倾斜的时候,会是怎样的结果?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了分数的机器?在孩子的价值观里,除了分数,还有什么?这个分数是自己的、是父母的、是老师的、还是社会的?
再问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的未来?除了刚才说到的智力、勤奋及自律,还有哪些?独立思考及判断力、持续学习的能力、想象力、相信、适应环境的能力、思维方式、情商、专业技能、交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行动、同理心等等,如果要一一列举,是写不完的。而且,所有这些,是从学校能够学来的吗?如果不是,又得从哪里来?
如果要在众多影响孩子未来的能力中,选择三个的话,你会选择什么?我的选择是:想象力、相信和行动。
因为,有想象力的孩子,才会有梦想(我不用理想这个词,偏理性,如果以理性为基础的话,人类根本发展不到今天,暂且不讨论,如此快速发展是不是好事),有了梦想,如果不相信,毫无意义,相信了,就需要立即行动。所以,当一个孩子,有梦想,相信梦想,并行动起来,就会拥有一个充实的,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其它的能力,都会从行动、总结和反思的迭代中长出来,也就是从每一件事情的磨砺中来。
如何培养孩子这三种能力?
第一、不要让孩子听话,而是引导思考。孩子听不听话,几乎成为是不是好孩子的评判标准,这可能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个大坑,试想,如果孩子对你言听计从,他还有什么未来?特别是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你的孩子需要超越你的认知,才可能过得下去,作为父母,你需要做的是,质疑自己的权威性,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引导其思考,让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让他自己沿着好奇去探索,而不是告诉他这个世界本来如何,牛顿定律都有边界,你凭什么就说你认为的就永远是对的?
第二、督促行动、提出反馈。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好奇心,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作为父母,就要让他行动起来,实现他的想法,过程中,一定会遭遇挫折和失败,提出反馈,一起探讨,鼓励再行动。当然,不是任何想法都得去做,一定要值得去做,有实现的可能。
第三、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所有做父母的,都来不及彩排,都在不知道怎么做父母的情况下做了父母,可能你会说,可以从别人那里学习,或者看书、听课。事实上,每一种能力,都必须从你亲自做这件事情中来,而且还取决于你总结、反思及行动的速率。孩子才是父母的学校,父母成长,才会影响孩子,激发向善的力量。
当然,我们还要学会去爱,爱家、爱亲人、爱孩子,有质量的陪伴和交流,爱,是本能,更是能力,需要包容,也需要等待。
保持敬畏,彼此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