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微澜||至理名言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直是张胖子的座右铭,作为一个还算成功的人士,无论是家里还是公司,到那都整得干干净净、服服帖帖,即使住宾馆,第二天服务员都不带打扫的。大伙儿除了惊讶还是惊讶,可一个都不愿上他家去溜达,倒不是张胖子有洁癖,就是说不出的不自在。
最近张胖子有点烦,他引以为傲的至理名言到了儿子小胖那里吃了喷子,自打儿子上了高中,儿子的房间就是他心头的阴影,每每经过,看着里面乱糟糟的,心里就会堵得慌,偶尔去整理一番,换来的是儿子不同的吼,张胖子没指望儿子扫天下,能扫好他的狗窝就心满意足了,可儿子笑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被人骗了,还帮人家数钱。
一问才知,前一阵老师布置了一篇议论文,素材便是东汉陈蕃的故事,张胖子记得很清楚,陈蕃少年时独居一室,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批评他:为何不扫扫清爽接待客人?陈蕃振振有词:大丈夫要做就做扫除天下的大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意思要成就大事就必须从小事做起,难道不对吗? 小胖直言有文化真可怕,明明人家薛勤对陈蕃的做派十分肯定,赞其有清世之志,偏偏有人编了个心灵鸡汤,大家都稀里哗啦,捧之如宝。看着儿子一副笃定的神情,张胖子不仅有些心虚,联想到朋友圈里那些被误解的名人名言,什么“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偏偏漏掉了爱迪生后面那关键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诸如此类,让张胖子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张胖子立即拿出了手机,一查吓一跳,《后汉书》中的《陈王列传·陈蕃》确未记载薛勤反驳的话,而是认为“其有清世志,甚奇之。”有点象现在的赏识教育,兴许这与正统的思想不太合拍,于是,好事者将清朝刘蓉《习惯说》中刘父所讲的"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话张冠李戴,借古喻今,杜撰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典故,虽然很有道理,但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真是坑了张胖子这个爹。
张胖子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思忖着如何应付越来越刁钻的儿子,没想到儿子首先发难,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看着房间乱,实际上东西在哪,心里门清,什么时候让老妈找过东西。张胖子明白,小子针对他前两天找不到领带的事。看着儿子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张胖子一口气差点没背过去,眼见儿子都比自己高了,动手也不一定赚到便宜,何况儿子也是在论理,真是儿大不由爷,横不得,竖不得,张胖子逃也似的离开了儿子的房间。
想想自己管着好几百号人,生意场上形形色色的也遇到不少,怎么连一个黄毛小子都整不了,张胖子正在犯愁,“小诸葛”老李头过来串门,给他出了个主意:只要是小胖的事,打死都不管。张胖子不太当回事,可也没什么好办法治儿子,只好瞎猫碰碰死耗子,立刻召开家庭会议,宣布儿子的事以后自己做主,其他人不得干涉,小胖自然乐得快活自在,家里人个个面面相觑。
一个星期过去了,啥事也没有,张胖子感觉有些蹊跷,但很快从两位老人的神情中看出了端倪,于是撮合老婆趁着秋高气爽带两位老人去了杭州,又乘儿子不在家,把换洗衣服来了个时空大腾挪。不出两天,儿子开始大呼小叫,房间翻了底朝天,最后只能灿灿地求助于张胖子。张胖子心里得意,但不露声色,装模作样找了一遍,又把儿子损了一通。 看着儿子心里各种不服依然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张胖子心里一个爽字了得,接下来,儿子好像懂事了许多,房间也不那么凌乱了,可等老婆他们一回来,儿子故态复萌,故伎重演,张胖子明白,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消耗战,儿子会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