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知识到底是个什么鬼?
我们从刚出生就开始牙牙学语,一直到大学毕业,踏入工作都在不停的学习各种知识。但是我们发现两个学习同样内容的人,为什么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不一样?为什么大家在学习之后的成长轨迹如此不同?是智商?普罗大众的智商差异并不大。那只能感慨一句,大概学了假知识了吧。那知识到底是什么?我原本以为所有书本上学到的内容都叫知识,但其实只是数据而已。就像知识管理的三个维度一样,知识也是需要“进化”的——
所有最原始的内容都叫“数据”,比如书本上的内容、微信文章等;而当你阅读了内容之后,就成了“信息”;而阅读信息之后知道并改变自己的行动,这时候才真正是“知识”。就像近几年特别火的“大数据”,所有这些数字都只是单纯的“数据”而已,数据本身没有任何价值,但当你去分析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逻辑时就成了“信息”,而通过分析之后得出的解决和行动方案,这才是“大数据”意义的本质。所以,很多公司在早期引入这概念的时候,只关注收集客户数据,以为这就是大数据,其实不然。所以,对于知识的定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
我的思考:我是个超级“囤积症”,喜欢下载和囤积各种跟工作相关的杂志、电子书,印象笔记里保存一大堆微信文章,一键下载、一键收藏多简单,看与不看,他都在那里,不离不弃。但其实他们都只是数据,有的知识还会“过期”,但不代表不好或不正确,只是那时候的知识已经无法指导我们解决现有的问题了。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开始阅读和重新整理印象笔记的文章,有的文章看完后其实没什么价值,居然也保存着,就因为当时来阅读都没有。
02 知识与知识的较量
知识与知识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要比另一些知识能够更加深刻的改变我们的行为。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会学到很多定律、定理,时至今日都影响深远,而且这看似简单的定律却在很多领域被广泛运用和衍生。经过深度思考后能广泛、更普遍的指导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或定律,称为“临界知识”。临界知识就像一根杠杆,只要稍加用力,就能撬起一个地球。换而言之,临界知识是最底层、最核心、最普世的知识,是永远不会“过期”的。
03 新时代——认知深度
认知优势的构建经历三个阶段:
知识数量、知识速度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正迎来知识深度的时代。对同一个产品和项目的理解深度不同,决定了结果的不同。美团能够大浪淘沙后活下来,就是因为创始人王兴对于团购这件事看的最透,抓准关键点后,脱引而出。在知识大爆炸时代,我们要管理知识,并不只是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保存,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04 如何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
什么是认知深度?
作者举了“北京房价为什么那么高”和“怎么增加团队的认同感”2个例子,明显感觉后者的回答要比前者回答的更有深度。为什么会有这差异?
1. 形式上:简单的回答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2. 回答的思考方式上:简单的回答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与经验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3. 答案的效果上:简单的回答只能用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深度回答能够更普遍解决类似问题,做到举一反三。
我的理解:可以将以上三点差异归结于两点:
1. 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简单回答像“行为主义”中的”刺激-反应”行为,没有经过大脑的处理,只是粗暴、直观的回答;深度回答像“认知主义”中,经过大脑“感知-联想-评估-决策”一系列行为后作出的反应。
2. 水果刀与瑞士军刀:简单回答像小刀,只能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深度回答像瑞士军刀,可以更普遍的解决类似问题,举一反三。
所以,提升认知深度的方法:
1. 跳出盒子思维(自己起的名字):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不要局限于这个问题本身去思考和解决方法,而是要跳出问题本身,放到一个更大的格局、维度、高度(有点像三维立体图,分别在X、Y、Z三个不同面)来思考更普遍的情况;那书中“北京房价高”的例子,分析北京房价高的原因的时候,跳出盒子思考下,有没有其他地区也房价高?他们与北京房价高的情况是否一样?因素是否一样?或许能得出深度的回答。
2. 批判性思维: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即批判性思维。我们在读书、看文章的时候,也要带着批判性思维去想,这个对吗?有没有可以证明作者观点错误的证据?作者写这个观点的背景和场景是什么?是否也同样适用于自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