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有这样一则比喻:当你经过一个地方,所有人都捂着鼻子快速走过,并且告诉你这里很臭,但是你刚好感冒了,鼻子塞住,闻不到气味。所以虽然看到别人快速走开,但是你仍会然像往常一样不急不忙地经过。
路人告诉你这里很臭,显然是事实,你头脑里也知道了这个事实,但是你却并不会像其他路人一样快速走开,是因为你自己本身没有没有感受到臭味。王阳明用这个例子打比方,说明求学没有身心体悟,就如那个闻到臭味却不知躲避的人一样,是很难有进步的。
知识进了头脑但没有深入内心体悟,就不会产生行动。知道做不到,就和不知道是一样的。
我有晨跑的习惯,公司同事知道后羡慕地说,跑步好啊,有益身心健康,我也好想天天跑步。
我说,那好啊,早上我们一起跑吧。
他犹豫了下说,还是算了,早上太早了我起不来。
知而不行,犹如未知。严格来说,同事并不知道跑步的好处,他只不过是从微信文章,健身杂志和养生节目里看到了别人都在提倡跑步,所以他认为跑步好,但这个观点仅仅停留在他的脑海里,并没有深入内心,没有付诸行动去亲身体会。
我认为,当一个人在说跑步有益身心健康的时候,是他已经把跑步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亲身体会到了长期坚持跑步后给他带来的更清醒的头脑,更强健的体魄和更愉悦的精神后才这样说的。
这才是知行合一。
读书也是这个道理。
经常看到微信文章里有人说自己一年能看100本书,更有甚者,一天看1本书。我不怀疑这个阅读量,但我怀疑看完每一本书后是否都做到了体悟实践,还是说仅仅在文字表面上下功夫。
一本好书,是作者花费大量心血,将他的感悟体会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而读者需要通过阅读文字,去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东西。作者用心写,读者更要用心去领会并实践,期间花费的时间决不会少。所以读书不能走马观花,而是要知与行相结合,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要通过实践去判断这些学到的知识是否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
一个看过大量教游泳的书籍但没下过水的人,和一个常年游泳的人都站在游泳池前信心满满,但大家知道,前者的自信心是虚假的。他在和人谈理论的时候可以说得天花乱坠,可一旦下了水就只有喝水的份,因为他没有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没有实践,理论再好也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
古人讲,读圣贤书,身心体验其所为,是为修行,仅知其言其事,徒劳也。空读圣贤之书,犹旁观他人剑术,全无领会,真到了自己要上场交手的时候,就只能逃之夭夭了。
所以我们在看书的时候,要重在实践,重在身心体悟。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现在很多人看书只是为了炫耀自己,以标新立异的观点去博取他人的关注,实际上自己并没有多大收获,他们做的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将书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头脑过滤了一遍,然后整理出来,但自己真正消化吸收多少,只有自己清楚。
《论语》中说道: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又闻。可见古人求学是多么注重践行,知与行原本是一体的,而如今我们却将学习和实践分开了。很多人以为,知道这件事就代表会做这件事,这其实是错的,知道一件事情和养成习惯去做这件事情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我们谈论一个人有教养,不是说他知道如何做才显得有教养,而是他在言谈举止间已经表现出了教养。这就是知与行的区别。
要获得真知,我们就应当效仿古人的求学心态,求知注重实践,注重身心体悟,否则读再多书也是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