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音乐美学史,魏晋的音乐美学思想可以说是十分独特的一座高峰,竹林七贤更是其中的代表。远爷对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以及他的音乐理论名篇《声无哀乐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阅读完《声无哀乐论》的原文以及其他名家对该文的评述后,我发现,这不仅是篇探讨音乐本身的文章,其包含的音乐美学思想则更为耐人寻味。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不仅仅讨论了音乐有无哀乐、音乐能否移风易俗,还涉及音乐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比如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问题,音乐鉴赏中的声、情关系问题,音乐的功能问题等。嵇康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也就是“心之与声,明为二物”。换句话说,人情感上的哀乐是因为人心中先有哀乐,音乐起着诱导和媒介的作用,使它表现出来。由于每个人心中的哀乐不同,因此对于相同音乐的理解也不一样。
在这一观点上,我非常赞同嵇康。音乐是无国界的,为了印证他的观点,我就举西方作曲家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为例。有人听了这首曲子,觉得很宁静舒适;有人则认为此曲哀婉忧伤;还有人觉得她美丽神秘,浪漫清新,的确升c小调的曲子是会带有一丝神秘感。其实,这几个人听的是同一首曲子,但产生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原因在于,他们在听这首曲子前或许在环境、心情等因素的影响下已经产生了某种情绪,他们不自觉地在听这首曲子时掺入了自己的情绪。
此外,《声无哀乐论》主张音乐脱离封建政治功利的音乐思想,与主张“礼乐刑政”并举的官方音乐思想分庭抗礼,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音乐美学思想学两大潮流的源头。嵇康大胆地反对两汉以来把音乐简单等同于政治,完全无视音乐的艺术性,刻意强化其功能性的做法。他认为把音乐应用于占卜等方面的做法太过于破坏音乐本身的艺术性。在这一点上,其音乐思想的进步性显露无遗。
总之,《声无哀乐论》不仅反映出嵇康在音乐上的造诣以及思想境界,还在另一个侧面展现了魏晋名士的风度,更能在其中捕捉到那个年代的音乐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后世(如唐、五代等)音乐历史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