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亲情 生命教育 品格养成 成长励志
最近的育儿群里总有宝妈说:我家的宝贝以前很乖的,现在入园了,都快大班了,怎么没有变得更加明理懂事,反而比以前更能闯祸了,而且是比以前更加聪明,都懂得了“趋利避害”的撒谎和推卸责任了。然后,群里各种理性分析小朋友们“撒谎”和“推卸责任”的行为动机的例子,妈妈们也会纷纷引援各种育儿理论和生活经验交流如何“说教”这些犯了大错的宝宝们。
撒谎很可怕吗?推卸责任是没有担当的表现么?作为人性的一部分,为什么有些家庭会如临大敌,说教、棍棒轮番上阵,结果却是差轻人意呢?我想除了孩子心智发展的原因以外,最重要是作为看护人的言行影响所导致的吧?说到这里,其实有很多人会反对,觉得自己在以身作则和孩子的教育面前已经很是竭尽全力的身体力行了。孩子还会出现这种“瑕疵”的行为,只能归结为孩子心智发展阶段的现象之一。
其实,说个很简单的行为:吹牛。有人可能觉得吹吹牛皮无伤大雅,和孩子的撒谎有什么关联啊?可是“吹牛皮”难道不是让事实失真的另一种体现吗?举着个例子是想说,孩子的言行绝大多数是受父母影响的,所以,尤其在孩子面前,我们除了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之外,更不能忘记“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箴言。而孩子“推卸责任”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家长的“力行”的执行力度如何了。
因此,在父母日常为人处世身体力行的引导面前,孩子撒谎什么的,真的如同天上的云彩,轻轻地来,轻轻地走,难留痕迹的,如果留下了痕迹,多想想是不是我们在为人处事上出了问题,毕竟,孩子是我们的“复制品”嘛!
下面推荐的图画书《最重要的事》通过故事,告诉了家长如何在生活中为孩子留下最珍贵的礼物!
图画书信息:
作者:【美】伊夫·邦廷
绘者:【美】罗纳德·希姆勒
译者:刘清彦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7
推荐年龄:5-8(大班;1-2年级)
主要内容:
故事里小柯和外公满心希望能找到工作,由于外公不会说英语,小柯是唯一能和司机谈话的人。于是那个男人决定雇用他们工作,这笔钱可以为他们晚餐加菜,妈妈也会为他们感到骄傲!但是外公对园艺工作一窍不通。这份工作似乎也真的很简单,直到那位司机回来,才发现小柯没有说实话。他和外公完全做错了。就在外公想办法弥补错误的时候,小柯又发现了外公值得尊敬的一面,对自己也有新的体认。
这是一本描写拉丁裔移民在美谋生的故事,正直的爷爷及时为孙子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课——要为说谎负责,结果不仅没有失去人格,还有一份正式的工作。
美国图画书界黄金搭档伊夫·邦廷与罗纳德·希姆勒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简介:
作者:伊夫·邦廷
美国当代最具价值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1928年生于北爱尔兰,1958年因宗教及政治上的派系问题,和先生及三个孩子移民美国加州,1968年正式开始写作生涯,1972年出版第一本改编自民间童话的作品《两个巨人》(Two Giants),至今作品超过200本。
“只要有铅笔和纸,我随时都能创作。”邦廷的作品种类有图画书、儿童故事书和少年小说,涉猎的主题更是充满巨人、精灵和鬼魅的童话,到反应儿童和青少年的现实生活。擅长以简洁的文字、感人的笔触,以及宽阔的写作角度,关注社会议题。“我的故事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从每天阅读的报章杂志开始萌芽,剩下来的百分之十才是我亲眼见闻或亲身经历的事。”邦廷说。
她以贴近小孩生活的素材和表达方式,深受大小读者的喜爱,她的作品,关注移民、无家可归者、战死者后代等社会不同层面,给孩子们展示不同的儿童生活。
邦廷是图画书界为数不多的因文字而著名的大师,光芒甚至盖过了与其合作的画家。她曾与众多图画书画家合作,诸如RonaldHimler、Beth Peck、Greg Shed、Jan Bret和DavidWiesner等等,其中许多人当时或者后来都成为英美图画书界最知名的画家。
内地近年陆续出版了邦廷的图画书,代表作有《小鲁的池塘》、《开往远方的列车》、《爷爷的墙》《艾莉丝的树》等。
绘者:罗纳德·希姆勒
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自幼喜欢画画,深具艺术天赋。高中毕业后进入克利夫兰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插画,1960年获得绘画专业学位顺利毕业。他曾以商业广告艺术家的身份从事多种与艺术相关的工作,辞职后多年游学欧洲。
1972年,罗纳德·希姆勒出版了第一本自己选编并插画的是个合集《快乐的一天——给孩子的诗集》。一经出版,即受到儿童文学界的赞誉,随后被邀请与众多作者合作创作图画书。
他擅长铅笔线条和水彩晕染,前者表现在对故事的场景和人物的勾勒,后者表现在对故事动人的氛围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