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是个贪玩的小家伙,经常会在吃饭前玩的不亦乐乎,我喊他吃饭,也不及时应答,我走过去催促他,他拿着玩具头也顾不上抬,嘴里说着知道了,就是没有行动。
有时会因为饭菜凉了,或者时间来不及了,匆忙吃几口了事,这种不利于健康的吃饭习惯让我又心疼又生气。对他的这种行为三番五次的提醒无效后,我总会在气急败坏之余,忍不住而惩罚他----让他罚站五分钟或减少看动画片的时间。
这样的惩罚几次之后,并没有让他的行为得到改善,我一度很有挫败感。惩罚对我而言,除了解一时之气,似乎并没有解决实际的根本问题,罚站结束丝毫没有让儿子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或改变。儿子对我的惩罚似乎有了免疫力,或者他因为接受了惩罚,所以可以更加心安理得的去重复这种行为。
上周一午餐前,我在喊了他几次吃饭而未果的情况下,决定加大惩罚力度,我临时口头规定从喊他吃饭到餐桌的时间在三分钟内,超出几分钟就罚站几分钟。我本以为儿子在听到我的决定会马上行动,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秒针的嘀嗒声中,我频频的抬头看时间,儿子却依然我行我素,公然挑战我的权威,在自己玩尽兴后,直接过去惩罚区站好,然后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情,问我超了几分钟。他满不在乎的站立在那里,神情没有一丝懊恼,嘴里还一直不停催问我还剩多长时间,弄的我哭笑不得。
对儿子的这种行为我很无奈,也很抓狂。惩罚不但没有起到警醒和行为改观,反而好像对他只是一种形式,他丝毫没有意识自己的行为有所不当,更没有反省自己该如何避免惩罚而去修正下一步的行为。
其实在很多时候,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我们家长通常会施以惩罚来管教他们以促使他们修正错误。但在更多的时候惩罚本身只是我们家长生气时的产物,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认为那是对孩子直接有效的管教办法。
最近在一本育儿书籍中看到一段这样的话,突然觉得惩罚是一种很愚蠢或者是家长黔驴技穷的做法。书中对孩子的不当行为,究竟惩罚还是不惩罚?家长们有了这样的讨论:
“如果不惩罚他们,他们就会逃避管教。”
“有时候,我很生气,没有别的办法。”
“如果不惩罚,孩子怎么知道他做错了,以后不再做。”
“我惩罚儿子,是因为那是他唯一理解的管教办法。”
遂问家长,是否记得自己受罚时的感受,他们这样回答:
我经常恨我的妈妈。我会认为‘她真是一个泼妇’。
之后,我又会有罪恶感。”
“我会觉得:爸爸是对的,我很糟糕,我理应受罚。”
“我会幻想我病的很厉害,让他们对我的所作所为后悔。”
“ 他们真坏。我要报复他们。只要不被他们抓住,我还要去做。”
家长们讨论的越多,越理解惩罚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议,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
最后书中的吉诺特博士总结说,问题在于,惩罚并不起作用。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去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
惩罚孩子,我们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的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互相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在这里,我们大家理解到孩子们对惩罚的感受表现的很强烈,他们会产生敌意、逆反甚至否定自己,而且大家也看到了惩罚并不起到有效解决问题的作用,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让孩子从正面修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可以更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再回到儿子的饭前无节制玩耍的问题上,我不再简单粗暴的实施惩罚,而是参照书上的建议,总结了几点代替惩罚的技巧和方法。
1、表明不同立场,明确表达期望。对于孩子的不当行为我们要给出否定的立场,和孩子友好沟通,明确表达我们的期望和指令,正面给予行动指导和目标。
2、让孩子参与,给予一定的选择权,请他帮忙。针对孩子的可控范围的行为,遵照孩子的特点,引领孩子参与,适当请他帮忙,并充分尊重孩子,给予他选择权,让他体验到自己的价值。
3、采取行动,让他体验不当行为的自然后果。对孩子的某些行为,他的再三违抗或者置之不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温和而坚定的措施,让他体验因不当行为导致的自然后果。
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家长陪伴的同时还要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才会给孩子一个更加宽松有度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