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烛,欲望似火。——佚名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所向披靡,“佛系”、“丧文化”更是在年轻人中风行。每个人似乎都“无欲则刚”,但又却从未满足。“消费主义”神话未灭,但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被“欲望”裹挟着向前,不应该被欲望所绑架。
“我想要”是一种欲望的简单表达,但事实上,欲望是“我现在就要”。“我现在就要”强调了欲望的即时性,就是“我现在马上就要满足”。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延迟满足就是欲望的反面。延迟满足,意思是:我可以为了长远的计划,暂时压抑现在的欲望。但“延迟满足”本身是违背人性的,动物很少有会储存食物的生存习惯,生存斗争中有食物当然是直接吃掉,至多就是与族群共享。人类社会看似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在基因进化以万年起步的面前,不过“弹指一挥间”,不值一提。所以,人性很大程度还是几万年前甚至几十万年的动物性。“消费主义”本质上也是利用这种“动物性”,通过煽动人们的情绪,让人们花出超出预算的钱。可能有的人觉得,敢随便花钱肯定是有钱人,花钱对他们不过小菜一碟。但是,一个资本市场不能仅仅靠少数的富人支撑,一则富人不多,二则需求有限。像“消费主义”这样,割大多数人韭菜的,肯定不会是这个套路。“消费主义”依靠的还是超支的大部分人和透支的小部分人,这些才是“消费主义”的主力军。
那么,“消费主义”到底是啥?就是把你不需要的东西卖给你。所谓的“精致穷”不过就是一个被“消费主义”割了的还觉着自己赚了的韭菜而已。让我们看看“消费主义”是如何完成这一场“大型割韭菜”的?首先,什么是精致?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是没有资格来定义“精致”的,消费主义先是通过一系列的抖音“小哥哥”“小姐姐”以及无处不在的“网红”来定义精致。然后,就是最有意思的事了,一大堆人叫嚣着“我要精致”纷纷投入“消费主义”的怀抱。“精致穷”就是用钱换精致,精致被别人定义,留给你的只有穷了。消费主义并不完全是坏事,它至少意味着大多数对未来的预期是相当乐观的。但是,消费主义最大的恶,不是掏空了你口袋的钱,榨干了你未来的钱。而是“消费主义”让人们意识到,原来满足我的当下欲望并没有什么错,这时正当且合理的做法。在过去几代中国人的观念,花钱始终是一个谨慎的事,尤其是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大部分更倾向于储蓄,当然这一点在现在也是主流。消费习惯的改变,不仅仅是人们更热衷于购物,更导致人们追求即时的欲望满足,忽略了自己的远期收益。同样,以“精致穷”为例,大部分的“精致”的重点根本不在对个人能力的提高,而是短期欲望的满足。我们更应该做到的是穷而精致,而不是精致而穷。
除了消费的短期欲望,认知、娱乐的欲望即时满足更令人沉迷其中。抖音快手、知识碎片化,这两者看似毫不相干,实际上并无二致。人为什么会喜欢“短视频”“碎知识”?对此,我只想表示:“呵呵”。你以为人们喜欢时间短的?你以为是因为时间不够?太傻太天真。跟时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真正的原因是简单。说白了,就是爽。短视频,如果是科学视频甚至数学视频呢?碎知识,如果是数学知识点呢?人类本性,好逸恶劳。而短视频还有一大利器,就是高刺激。原来可能需要几十分钟的铺垫,才有几分钟的高潮。而短视频每一秒都是高潮,从戏剧到小品相声,再到短视频,人类追求“短时高刺激”的本性从未改变。知识碎片化也有它自己的“杀手锏”,那就是让你感觉有所收获却又不知道收获了啥。我告诉你,你收获了“智商税”。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我“何不食肉糜”,但是,坦白说,听一门好课或者看一本好书,远胜什么“天花乱坠”的知识碎片化。我认为,我们应该拥抱痛苦。痛苦,可能会让你感到不适。但是,一个新的你正在痛苦中产生,改变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至于这痛苦的结果是好是坏,取决于你的选择。什么是“热爱”?热爱,就是你可以为了未来,忍受现在的痛苦,压抑现在的欲望。所有的动机,本身都是欲望,只是时间长短不同,难度高低。所以,我并不认为刷抖音或者说知识碎片化低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生活。但是,我想说,抖音的快乐很好,我见过,读书的快乐也很好,你想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