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的义和勇有着非常强烈的历史局限性,也经常自行打脸。
明朝儒家一统思想领域,生祭魏忠贤的儒生少吗?见义不为,结党权争,明朝倒塌立刻投清的儒生少吗?
所以儒家一直就是种思想武器,武器本身锋利与否,和使用的人本性如何,并不完全相关。
儒家思想提倡的局限性主要是没有国家观念,谁来占领这个国家都可以,只要儒家思想继续占用精神领域就可以,所以元朝来了,儒生上;清朝来了,儒生上,有点纯宗教的意思,信我者得永生,但它又不甘于纯宗教,深陷入权力政治中。
我认为孔夫子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主要适用于个人品性修行,不适合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政治思想。毕竟世事变迁,3000年前的武器就算再锋利,也被时光淘汰得差不多了。
【原文】
2•24 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谄(2)也。见义(3)不为,无勇也。”
【注释】
(1)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这里泛指鬼神。
(2)谄:音chǎn ,谄媚、阿谀。
(3)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