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7 周六
*和朋友聊起近来发生的几件事。聊着聊着,我突然停了声,若有所思状。
朋友见了,有些不解的问,“咋了?又想起什么了?”
我讪讪笑笑,“本来我觉得这几件事不是很顺心如意,想找你吐槽吐槽,抱怨抱怨。可我怎么一说一捋,才发觉,其实,这些事并没有我之前认为的那么不好,并没有什么可吐槽可抱怨的。”
我停顿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坦诚的又说,“更关键的是,我说着说着,突然意识到,实际上,就这些事目前这样的状态和结果来说,其实是对我对相关的人,比较适合,比较有利的。这么看来,我是比较幸运幸福的,是得到了很多的有形无形的善意,厚待和帮助的。我的心里,这会儿,有了感恩和感激的情绪,还怎么吐槽抱怨的下去?!”
朋友哈哈的笑了,来了句,“你呀,这变得可真快。一会儿觉得不好不甘心想抱怨,一会儿又觉得挺好的被深爱想感激。不过,要我说,你这心情心态变得好。人啊,多想想好的方面,多觉得自己被善待被厚爱了,多有点感动感恩感激,自己也会觉得开心的。”
*说实话,我也有点奇怪。真的,刚开始我真是抱着吐槽的态度来说的。可是在说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很多内容,是我脑子里的“以为,认为”。而在我把事情展开来诉说时,那些“我以为,我认为”就很清晰的显露出来了,就让我看到意识到,“哦,这是我以为的,那是我认为的。实际上的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想起我在书上看到的一句话:有时候,我们头脑里的种种想法念头,可能具有“欺骗性”。当我们把这些想法念头,以说,写等方式记录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也许就会看到或意识到,与这些想法念头不一样的东西。
也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念头未必是真相。就像我们的感受是真实的,可事实真相未必如此。
记得老师曾就此说了两句很经典的话:
我们觉得受到了伤害,难过委屈的感受是真实的,但事实的真相,未必是别人故意想要伤害我们。
我们觉得自己不被爱,痛苦的感受是真实的,但事实的真相,未必是别人不爱我们。
这两句话,我琢磨了很久。
我越来越觉得,很多时候,有可能我们被自己的想法念头“欺瞒”或带偏了,我们陷在自己的感受里了,没有去了解,去探寻,去核对事情的真相或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境况。
而连事实是怎样的都没有了解清楚,我们的那些因“我认为,我以为”的念头想法或感受而产生的“生气,难过,委屈,抱怨,愤怒,纠结,焦虑,担忧……”,岂不是自己逗自己玩呢?!
*就如老师所说,时常把自己的念头想法和感受(说出来,写下来)捋一捋,主动去了解,探寻,核对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别让自己被念头想法或感受“欺瞒”带偏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