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公司的空调坏了,正巧赶上天气闷热。看到对面的同事手拿一把折扇肆意的扇起来。那是一把木柄,布面,上面有印花的折扇,乍看起来,小巧精致。我问:“扇子不错,哪买的?”她回答:“拼多多,拼来的。”,“多少钱啊?”,“7元两把”,“那真是便宜!”。
拼夕夕这个软件和抖音一样,大概是全民软件了吧,然而我一直没用过。
其实,也并非没用过,三四年前,刚有拼夕夕的时候,微信群里一群宝妈每天锲而不舍的要求别人帮忙各种砍价,我都是忽略的。我总觉得: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再说,每天那么多事,弄这些也挺烦人的。
后来,家里的长辈也开始用了。从姨到大妈,然后是各个姐、后来我妈也用了。那段时间,我姨天天给我发果园的链接,让我给她浇水。浇了几天,我就不耐烦了,这玩意儿一点意思都没有。她说:“养小树,浇水,开花,结果,果子长大了就寄给她一箱。”我说:“嗯,那挺好,您种吧。”就没有下文了。说实话,作为一个游戏,它吸引不了我,换成一箱水果,好是好,但让我用时间和耐心来换,对不起,我不换!
当时,和我一样不怎么喜欢这个软件的还有我的同学。她说这是五环外郊区农民和外地小城镇、农村人民使用的软件。不可否认,当时雷人的山寨家用电器让人看了想逃跑。
但现在看来,情况改善很多。现在的拼夕夕以小商品为主,还有一些农产品。甚至,还增加了海外商品的栏目。我看了一个安热沙的防晒,仅仅100元,震惊!这真假?
拼夕夕作为一个成立几年的公司,上市后依然强劲,其创始人在中国富豪榜上名列前茅。从商业角度来说,非常成功。
这次安装,我下了几单。10元20个衣架,12元的儿童书架,5.9元12色的马克笔。不管质量如何,单从价格来说,确实便宜。我想这是拼夕夕能够快速积累用户的原因吧。
但要从质量来说,为什么明明知道好不好哪去,大家还买呢?我想到之前看到的一条信息,李总理说,中国现在有6亿人每月收入仅有1000元。可想而知,这些人要保证生存,只能全力压缩生活成本。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辛苦,小城市有小城市的不易。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这几年家里的农产品都是扶贫助农的,公司精细化管理、线上线下增加了一倍的工作量,什么时候涨涨工资呢?工资涨不上去,难怪大家也开始拼夕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