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月每周往返市区与郊区,由于需要经过上海长江隧桥单程就需要50元“买路费”,遂想起顺路接个人来补贴下... 分别用了“滴滴”与“嘀嗒”两个平台的顺风车业务,由于未来想入坑产品,就有了如下分析
在分别较深度使用了滴滴出行与嘀嗒出行顺风车业务(车主端)一段时间后,作为直接竞品,分别从车主接客流程、信息流展示、功能亮点、用户体验上做一下对比,并分享下自己的一些思考。
1. 车主接客流程
2.用户体验与功能亮点
结论:可以看出滴滴与嘀嗒在接客流程上基本相同,但具体使用功能和体验上差别如下:
进一步改进:一般来说车主在导航,快到乘客起点是一般会主动联系乘客,知晓具体位置等,所以必须在行驶中切换app,如果能够提供“一键拨打”功能,会极大方便车主,提升用户体验。
3.信息流展示
结论:
a. 路线订单中,滴滴展示信息清晰 今天—明天—后天 tab样式展示七天的订单,嘀嗒是展示现在的订单+明天的订单+暂停的订单+已被抢的订单,所有订单都混在一起展示,相反滴滴tab页展示“今天”、“明天”、“后天”等5天的订单,车主查看订单很清晰
b. 滴滴提供顺路程度和信任值可供车主参考,站在车主角度,首先选择最顺路的且靠谱的乘客到目的地,滴滴把符合这种要求的乘客放在了第一位供车主选择,是抓住了用户“爽点”。
c. 嘀嗒会展示“已抢订单”,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个人感觉没什么必要。
4.写在最后的话
自与Uber合并以来,滴滴已经是出行行业寡头,但暴露出的问题也是十分严重——空姐事件,近期又出现了类似的恶性事件,虽然滴滴有举措,但问题依然存在... 共享出行很好,可以说是三方受益:乘客出行成本降低、车主可以用车补贴、平台收取一定的信息不对称的费用。问题值得所有人深思,践行理想中的共享出行模式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