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四个月的二宝开始吃手指,纠结要不要阻止,怕八岁的大宝看着弟弟吃忍不住也吃,因为大宝的几个同学因为吃手指已经被叫家长了。
另一个妈妈说他家孩子六岁了也是吃手指,已经好几个月没剪过指甲了,指甲干干净净的,都被她给啃了!
孩子为什么要吃手指?吃手指这种现象普遍吗?能纠正吗?
1.
小时候的你吃过手指吗?
几个月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醒了,吃吃奶,东张西望一会,还干什么呢?把手指头放在嘴里嘬就是最佳选择。想想,指头在嘴里是不是有满足感?有事干了就不觉得无聊了,而且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孩子还是种锻炼——准确的把指头放进嘴里并不是件简单的事。研究还发现,孩子长牙的时候会有种痒痒的难受感,把指头放进去咬一咬、磨一磨就舒服多了。
但现实也摆在面前,绝大部分孩子长着长着就不吃指头了,就自然的度过这个阶段了。只有一些特殊的时刻才能“旧事重提”,比如考试。
还记得吗,考试的时候,特别是数理化方面的题做不出来的时候,是不是自然而然的就把手指头放到了嘴边?就好像这个时候有个事干,就没那么紧张了,貌似脑子也会更清楚灵活一些。
2.
那你见过吃手指头的成年人吗?我没见过。
这就有意思了。
吃手指,由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到少数孩子所特有,到最后销声匿迹,似乎也没什么特殊的。有意思的在于,为什么有些孩子七八岁了还吃手指?为什么有些家长会如此的担心呢?
先说说七八岁的孩子吃手指头具体指什么?指的是孩子控制不住的把指头放进嘴里嘬、咬。小孩子没有什么具体想法,就像看不见妈妈了会哭一样,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自然而然的就把指头放进了嘴里。大一点的孩子因为家长的批评提醒,模糊的知道吃手指是不好的,自己也想顺了家长的意思,但还是会控制不住。
成因是什么呢?大体有两种解释。
吃手指是缓解焦虑的一种方式,
原始,便捷,但有年龄限制。原始是指这很可能是一个人习得的第一种缓解焦虑、紧张的方式;便捷是指这种方法好操作,可以说随时随地都可以,学校里可以咬几下,挨批评了也可以咬几下;有年龄限制也好理解,一两岁咬咬家长还能接受,再大了家长就好担心了,就好纠正了。
所以,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要教会孩子新的、更成熟的方式来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换句话说,之所以七八岁的孩子还吃手指头,是因为他没有学会新技能,一直穿着开裆裤呢。
过多干预
因为家长的过多不正确干预导致孩子吃手指头这个行为得以延续。
什么叫过多干预?就是发现孩子吃手指就提醒——从几岁开始呢?不知道。但有一个辅助指标,就是家长越讲卫生、越爱干净干预的年龄就可能越小。为什么家长不让孩子吃手指?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干净。
但是我们人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心理,就是你越不让我干,我越干。这里面有好奇心,也有自主意识。好奇心是指想亲自尝尝梨子的滋味,你越不让我吃我就越想吃;自主意识是指,我凭什么听你的,我的嘴巴我做主,我就要把指头放进嘴里。
过多干预还会导致这样的结果——狗不咬拿棍捣。举个例子,你和老公结婚了,想让他时刻牢记初恋女友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天天警告他——不准你再想静静了!你警告他一次,就是加深一次他对静静的记忆。吃手指也是这个道理。
3.
正确的干预方式大体也有两种,一是漠视,二是反其道而行之,主动提醒让他吃。
漠视就是装看不见,就是装聋作哑。看不到优点挺简单的,看见了不表扬也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有了缺点装看不见,很难,忍住不说就更难。
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主动让他吃,吃完了食指吃中指,吃完无名指就吃大拇指脚趾头……人啊,从这一点上来说挺贱的,你越让他干吧,他还觉得没意思了。
举个例子加深理解。两口子领着孩子来咨询上学的事,但说到的一个细节却让我牢记在心。孩子四五岁的时候,他们就发现这孩子走路有点内八字,两口子就焦虑了,内八字不好看啊,将来不好找媳妇啊……然后呢,两口子就带着孩子开始了漫漫的求医之路,全国各大城市、各大医院只要听说能治都去了,矫正鞋穿过,矫正假肢带过,最狠的有一阵,爸爸晚上不睡觉,干什么呢?坐在孩子的床尾把孩子的双脚往外拧……
但不起任何作用,孩子的内八字反而有些加重了。
最后,两口子在北京的一个权威医院得到了一个权威答案,说可以手术矫正,但是建议18岁之后再做,因为18岁之后骨骼肌肉就基本定型了。
两口子吃了定心丸了,就回来了。过了两三个月,有一天突然又想起这事了,定睛一看,全好了,一点也不内八字了。
就这么简单,别关注!你越关注,吃手指这个动作延续下去的可能性就越大。
蓬勃育儿社,应对有方,育儿不愁!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喜马拉雅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