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化时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基层信息很容易被获取,因此有人认为干部下基层调研是劳师动众,没有必要,你怎么看?
答:各位考官,我现在开始回答第一题。
题目中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扎根群众,跟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才能真正为民排忧解难。其错误之处有三:
第一,信息技术不是无所不能的。数据的真实、准确、全面性有待加强。群众生活质量需现场了解。
第二,下基层工作提倡轻车简从,兴师动众是个别,应及时处理,不能以偏概全。
第三,调研不是最终目的,解决群众问题、赢得信任和支持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意义重大。
所以,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同时,强化下基层工作力度。
一方面,下基层要带着感情下,要带着问题下,注重实效。
另一方面,推动信息化技术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找准信息化技术和群众生活的结合点,推进信息化技术服务群众。
以上是我对第一题的看法。
2.单位要做一个新录用人员入职培训,预计培训时间为7天,培训经费30万元,培训内容包括跳水、抢救等项目,你该怎么安排?
答:新学员跳水、抢救培训十分必要,这是由行业特殊性决定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确定培训时间。建议安排在新学员报到前一周。
第二,选定培训场地。首选海事局下属专门培训基地,其次可预订符合条件的宾馆,要收集好培训人员信息,确保培训设施达标。
第三,确定培训内容。参考以前培训注意事项、教材和资料,积极采用案例教学,请教海事翘楚和医护专家,充实培训内容。
第四,做好分工,合理分组录用人员,邀请医护人员、业务骨干作为讲师,明确培训工作人员职责,确保培训纪律、食宿管理合理调配。
第五,创新培训方式。邀请领导参加开班仪式,强调纪律。课程采取先理论再实践,实践时,医护人员全程参与,防止意外,监督好考勤和课堂纪律。
第六,做好培训保障工作。严格管理经费,适当节余。严守财务纪律,做到票据齐全,严守八项规定,不能超标开销。花心思保障好食宿、训练条件。
第七,确保培训效果。要坚持目标导向,要多实践、多试错,让学员真正技能。组织结业考试,推进通过率要达到100%,注意留下影像资料,方便留下美好的记忆。最后总结培训经验,形成信息上报,并在网络推送,提高宣传培训效果。
以上是我对第二题的看法。
3.你和小张都是新录用的公务员,在新员工座谈会上,小张胡吹海侃,领导突然让你点评小张的发言,你怎么办?
答:处理此事,首先要明白领导的意图和小张这样表现的原因。领导目的在让座谈会顺利进行,让我点评体现爱护,小张很可能心中紧张,没有把好力度,而失态。
可以以下几方面处理。
第一,简单点评。晚上小张和我说今后好好干、好好学,今天比昨晚还要激动。
第二,介绍自己。简明介绍学习、家庭等基本情况,然后表表决心,服从领导安排,尽快成长,做出贡献。
第三,迅速把话题交还给领导。我跟小张都是新人,希望领导多提要求,尽快让会议回到正轨,领导也会接过话茬。
以上是我对第三题的看法,回答完毕。
4.市政府要召开简政放权部署会。临开会前,小周发现会议资料与中央最新文件的表述有出入,及时向领导反映了情况,领导批评了会议起草部门的同事。同事对小周不满,认为小周好出风头,小周很郁闷。你是小周的同事,如何安慰他,请现场模拟。
答:安慰小周:幸亏有提醒,否则可能出事故了。同事们现在不理解,稍后就会明白过来感谢你呢!
大家为了会议辛苦好久,被领导批评,心里自然难受。你报告没错,方法欠妥。人情世故我们也应略懂,如可以先电话通知材料组,尽量不要给领导添乱,单位里互相帮忙补台最好。
你此次做法出发点我完全赞同,把工作摆在第一位是难能可贵的。原则问题就要挺身而出。
不要郁闷了,回头我们跟材料组的同事,一起聊天吃饭相逢一笑,还是好同事。
材料出了娄子,要马上解决。看能否更换材料。若来不及,就先不发,让大家主要听领导讲话,会后再补发。
以上是我对第四题的看法。
5.你是上级单位的工作人员,领导让你收集下级单位的业务数据。但是有的下级单位不配合,说领导不在,态度比较冷淡,你怎么办?
答:下级机关承担着大量上报数据任务,出现态度冷淡不配合情况可以理解,仍要把完成数据收集作为第一要务,积极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明确数据上报重要性。表示理解,强调此次数据收集紧迫性,迟迟不上报数据拖累到全市汇总,务必要重视。
第二,联系下级单位分管领导。符合程序、传递压力,提高效率。
第三,督促按时上报,及时提交领导。督促按时上报,严格把关质量,查缺补漏,确保数据汇总,及时提交。
第四,建立良好上下级关系,尽力为下级机关提供帮助和咨询服务,同时建立工作微信群,通过排名、通报适当传递压力,确保严肃性和执行力。
以上是我对以上几题的看法,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