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待久了,即使作为登山爱好者,都慢慢忘记了山的模样,总想回归大自然,听听山水的声音。所以每每出差都对附近的名山古迹心向往之。
立夏这天,与几个好友,且放下沉重的工作包袱,暂别“案牍之劳形”。旅行在药王山,告别春天,列席夏天的开幕式。
手机百度百科上可以搜索到“药王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南部黄坛口乡,地处紫薇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其品位之高、资源之丰富、游区面积之大在江南独树一帜,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旅游度假胜地。景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7%以上,各类动植物近千种,名贵中药材400余种。相传炎帝神农氏在此采药,留有“神农谷”、“神农炼丹”古迹;后有中国古代名医李时珍、扁鹊、华陀、孙思邈、刘神威等相继在此采药、居住、留有“药王居”遗迹,故得名“药王山”。
从衢州城区乘车前往药王山,沿途看到重岩叠嶂的山脉心里充满了欣喜,更带着几分期待。车到站后,在山脚下仰望药王山,崇山峻岭,不知深几许,忽而夏天的第一缕清风吹过,劳累的阴云被一扫而空,不由哼唱起羽泉的那首《奔跑》:“速度七十迈,心情是自由自在……”从山麓延着小溪往上一路小跑,踏上古朴的石拱桥,开始药王山之旅。
神农沟的流水潺潺
鱼儿活泼可爱
漫步观光,千峦竞秀、竹木青翠、鸟语花香,自然资源之丰富令人叹止
一路而上,感受到药王泉的双瀑托虹,真的看到了美轮美奂的彩虹
酒仙楼的清火凉茶,八卦井的清凉甘泉
顺着蜿蜒清澈的小溪而上,转过山麓,偶遇小瀑布,是一阵狂喜,眼前的雨帘,犹豫仙境一般,砯崖转石,这是山水的声音,一股凉风略过,心越来越净,人越来越清凉,整个人都变得透明、轻盈、淡然。
此刻,心是静的。
行走在山水间,喜欢这种时光,清爽,舒适,自由,真正的拥抱大自然。
喜欢神龙沟的山泉溪水,是那么清澈干净,看到了地球本身的样子是那么自然~原生态
不由想到百岁山和农夫山泉的那几句广告词:“我们不生产水,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有点甜”。置身大自然,才会顿悟这几句广告词的精妙之处,存自然,去粉饰。
走过八仙长廊,
登上仙人道,
穿过凉壁洞,
来到期望已久的玻璃桥。
之前都是在网络和抖音上看到大家过玻璃桥的情景,自己还是第一次来体验,惊奇又兴奋,在景区工作人员引导下穿好防滑脚套,自己快速地踏上了玻璃桥。
此时的海拔高度是495米,一开始小心翼翼缓慢地挪动自己的双脚,尽可能地选择走玻璃桥的正中间,都不敢扶两边的保护栏,怕栏杆不够安全发生侧翻,安全是第一!
再透过玻璃桥透明玻璃看脚下几百米处的山谷……
自己悬停在半空中,山谷中的风从侧面吹来,这种感觉超惊险刺激。然而,一同前进的小伙伴,还是有很多胆怯在中途两腿发抖,惊恐喊叫的
在桥的正中间看看周围的风景,终于可以真正360°无死角欣赏全景风景,心胸瞬间豁然开朗了很多。
走过玻璃桥,给自己一个点赞和鼓掌,超越了自己,克服了心理胆怯的障碍,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一名登山爱好者,自然是不借用任何辅助工具,亲自攀爬到高峰,磨砺自己的意志,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胸怀气魄。虽然登山过程中,路途很曲折和陡峭,身体也很疲惫,但呼吸着沿途清新的空气,看着翠绿的植被,自己的心情是十分愉悦的,累并快乐着。
途经神农药膳馆的山间野味,特别是就地取材原生态的竹筒饭,
用糯米调好料,夹上肉片,放在炭火里煨上半响,香气四溢,回味无穷。原始又淳朴的山间美食,一扫登山的疲乏,令人悠悠然。
过了玻璃桥,登上“药王山”景区的至高点,远观群山叠嶂,一切都感觉“垂手可得”
风景这边独好。
此时想到北宋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在辞职回家归途中游览褒禅山后写的《游褒禅山记》的名句: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我有所感慨,古人探索、思考深邃而且广泛。要想看到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就要敢于挑战自己,跨越偏远险阻,磨砺自己的意志,达到观景的顶峰。我想,这也是“药王山”神医孙思邈,敢于克服险阻采药专研医学,活到140岁的长寿秘诀吧。
在现代社会,我们都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丛林”中沉沦于工作,被电脑和手机屏幕占据了生活,在车水马龙中疲惫于各种奔波。无论何时何地,何种职业岗位,在工作之余,也应该亲近大自然,多去户外登山旅行,忘却烦恼和忧愁,让压力得到释放,体质更加健康,更有助于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旅行是一种修行,静化心灵,让心灵释放,心是坦然的。喜欢行走在大自然间,听山和水的声音……用心享受这种时光,静谧,舒适,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