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社会已经淡忘了“什么都不做,静静陪伴在对方身边”的力量。看到这句话时,我意识到自己也忽视了这种力量。
之所以我会这么想,是因为在照顾父亲一整天后,我常常会感到自己什么都没做。随着父亲睡眠时间的增加,我的这种虚度之感愈发强烈。其实,就我个人而言,父亲醒着时,我必须花时间照顾他,只有他睡着后,我才有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然而,我不认为仅仅与父亲待在一起就是在照顾他。
父亲醒着的时候,我能做的事也无非是准备三餐和打扫可移动厕所。一想到自己能做的事如此有限,别人却在辛勤地照顾他们的父母,我不禁质问自己是否在偷懒。
我回想起把儿子送进托儿所前的那五个月。那时,儿子还不会走路。起初,我以为可以在他睡觉时查资料或是写论文,但很快我就意识到自己太天真了。每当儿子睡觉时,我也会睡魔缠身,时常和他一起睡着;再次睁眼时,儿子已经饿得哇哇大哭了。
如果下雨,我们只能待在家里;天气好的时候,我会考虑带他去公园逛逛。总的来说,大部分时候我都没做什么特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