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穆一
1
前几天,一则泰国的育儿广告震撼了我。
图片来自网络
在广告中,一位目不识丁的母亲带着女儿生活。女儿想要切菠萝可是不会,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自己拿起一个菠萝切给女儿看,女儿跟着妈妈学会了切菠萝。
天热了,家里没有钱买冰淇淋,妈妈给孩子做了菠萝冰淇淋。女儿去卖菠萝冰淇淋却没人买,问妈妈原因,妈妈却让她去市场上看看别人是怎么卖东西的。
女儿观察完别人卖东西后,回来改进了自己卖东西的方式方法,最后卖的很好。
妈妈说:
“我很高兴她可以从生活中学习以及自己解决问题。”
最后,女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奖学金并且本科毕业了。
有网友评论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孩子也这样,事实亲力亲为,会让孩子很难独立,同时还会葬送他的创造力。
身教胜于言教。
的确是这样,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孩子不能够做到,而是父母没有给予孩子引导。
引导孩子自己去生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你会发现,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孩子可以做到,而且会做的很好。
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这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指向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是啊!父母终究要和孩子分别,孩子也终究要独立生活,所以,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即便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也会知道孩子会过的很好。
2
不会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
到底有多可怕
我的大学同学就是这样一个遇到问题不会自己解决的人,结果给她的人生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我记得有一次她要缝小棉被,自己一直在宿舍跺脚,一边跺一边说:
“哎呀,我不会,这可怎么缝呀?”
结果另一位同学看不过去了,就伸手帮忙缝上,一边缝一边说:
“不会缝不会想办法啊,比个葫芦画个瓢总会吧。”
结果她还是摇头说不会。
另一次,她要去医院,没去就开始跺脚,说不知道怎么去。
同学就告诉她坐什么车就好了,她又说不知道怎么下,去医院不知道怎么和医生说,非要别人陪她去。
这下子同学生气了,就质问她,为什么不能自己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呢?不能什么都依靠别人吧?
最后这个同学大学肄业,因为她做什么都不自己想办法解决,所以最后只能有一个这样的结局。
还有一则机场杀母案。案中的汪某在日本留学,本不富裕的家庭负担他在日留学所有费用。
后因家庭变故,母亲无力承担他费用时,汪某便在机场对前来接机的母亲进行了行刺。
而在他整个留学期间,他从未想过自己解决问题,只会向父母索取。最后,父母无法负担了,他便恼羞成怒,狠狠地向养育自己的母亲动了手。
钱文忠教授说:“我们一味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
从一个大学生肄业,到一个为钱杀母的孩子,多可怕!
孩子的人生路上会遇到沟沟坎坎,不让他自己想办法越过去这些小困难,那么等遇到大山大河的时候,他更不知道该怎么过。
图片来自网络
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然孩子就像鸟儿一样,空有一身羽毛而不知飞翔,就像鱼儿一样,空有一身鱼鳞而不知道遨游。
3
引导孩子学会解决问题
有助于亲子关系和谐
教育家尹建莉曾说过一个她引导圆圆自己解决问题的案例。
在《还珠格格》风靡一时的时候,圆圆也爱上了这部剧。可是播出时间和圆圆练二胡、写作业和读小说的时间冲突了,一时间圆圆心情非常不好。
后来妈妈让她先写作业,写完了可以看电视,但电视看完了就要睡觉了,二胡和小说是没时间练和读了,几次过后,圆圆心理很愧疚。
后来妈妈提出先练二胡,作业一边看电视一边写,至于怎么写,妈妈并没有说,而是让圆圆自己看着办。
妈妈发现圆圆一到广告时间和片头片尾的时候就抓紧时间写作业,作业质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写的更好了,效率也更高了。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想不出来办法,而是父母没有给予孩子一定的引导。
作家李月亮说:“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是培养出会与世界相处的孩子。”
尹建莉信任孩子,引导孩子自己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果然成功的解决了看电视和写作业的问题。
后来女儿长大后,说自己很感谢妈妈,感觉她一直很“纵容”自己,自己很幸福。
在《最强大脑》上一战成名的水哥王昱珩就经常带女儿旅行。
水哥说旅行不仅是观赏沿途的风景,更是孩子一个学习的过程。孩子在旅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他会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孩子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长期和孩子的这种互动,也成就了水哥和女儿良好的亲子关系,水哥曾说,在家里爷爷奶奶的话,孩子不爱听,我说的话,孩子就听。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引导孩子养成会自己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孩子可以做的事情,就让孩子去做,他在做的过程中,一定会想出不一般的解决方法。
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4
怎样让孩子养成
自己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1.父母对孩子要多加引导
正如那位泰国妈妈,虽然自己没有上过学,说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但她给孩子的教育却是最好的,因为每当孩子遇到问题,她总是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解决。
孩子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最后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飞跃。
当孩子说不知道不会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多引导她,让她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最后孩子一定会收获满满。
2.只要孩子可以做到就让孩子去做
我儿子三岁上天桥还要人抱,我告诉他,让他扶着扶手上。
他站在天桥楼梯跟前看扶手,然后歪着小脑袋想了想,一边扶着扶手一边上楼梯,慢慢地上到了天桥上。
没有人天生什么都会,都是靠后天慢慢学习培养的。遇到事情,只有自己想了试了做了,才知道自己原来什么都可以的。
遇到孩子可以做的事情,父母就让孩子做去,让孩子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
3.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自信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说:
“自信须从幼年培养,不然成年后再做补救,往往事倍功半。”
孩子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自信,孩子有自信就会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很好的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一个始终处于自信心态的孩子,一定不会轻易的被困难打倒,面对困难,他一定会积极的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片来自网络
父母可以陪孩子走完前半程,后半程无论如何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走的。前半程孩子的所有问题父母可以帮助解决,后半程孩子遇到的问题只能靠自己解决。
让孩子遇到问题不害怕,遇到问题想办法,遇到问题可以解决,这需要父母引导孩子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龙应台在《目送》里说: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为人父母,就是让孩子在一个人做事、闯关、走路的时候可以有能力有办法,不彷徨不害怕,这才是真的爱孩子。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